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小小说 > 正文

杨晓敏:让小小说飞起来——谢志强小小说简论|名家阅读

类别:小小说 日期:2022-6-14 18:32:52 人气: 来源:

  在群星璀璨的小小说作家群里,谢志强从未停止过对于文学读写更高目标的追求,以博学提升着自己的艺术创新能力,在小小说创作的文本实践、表现形式、审美观念、主题意蕴、叙述风格等方面,总能不落窠臼,力争与文学前沿接轨,以丰富的想象力构筑着属于自己的小小说艺术王国,是个让人抱有期待的学者型作家。

  谢志强的与众不同,在于他从事小小说写作的数十年间,清晰地蹚出一条“传统写作→先锋写作→传统筋骨+先锋为主写作”的跳子。《半支蜡烛》《》《》《其实我也这么想》《我头顶那一盏灯》等,是谢志强早期的代表作品。在初入道的传统写实阶段,谢志强倚重的是写作者、小说人物的视角——它后来成为作者小小说的一种技术性极强的绝活儿。写作者的观念,往往体现着作者的向度、艺术品位等,属于内涵范畴的东西。而小说人物的站位,是观察事物的基准点,在人物的言谈举止中,直接体现着细节的准确性,传导给阅读者的可信度。

  这类作品,谢志强称其为“会走的小小说”。它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焦点,推崇人际关系中的善美力量,在叙述中讲究语言的洗练,并寻找结尾的出奇制胜。我总觉得谢志强早期的语言,似有生涩之嫌,有些倒装的“欧化语言”,也不太适合的阅读习惯。但作者后来转入魔幻形式的写作,此种句式又经多年提炼后,反而与内容显得珠联璧合,由拗口变成别致。使人不得不信,即使不按套走,练到极致,同样可以破蛹化蝶。

  从20世纪80年代始,能一走到现在的小小说拓荒者,已属凤毛麟角,今天已被人称为“元老”。近40年的追寻,3000多篇小小说作品,33本著作,包括6本理论研究专著,实实在在地撑起了一个作家的创作高度,也收获了某种自信。谢志强“小说其实都是作家的自传,每一篇作品,无非是其中的某个细节而已”。他还说,一个人一生中只能干好一件事,我得干好小小说这桩活儿。他这句话,肯定触动了我的某根神经,曾使我泪湿眼眶,并引为知己。因为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志趣相投,在后来的多年交往里,尽管处于从来都是熙攘未休的小小说江湖,不断产生过人际关系的诸多变数,而我们依然以诚相待,保持着常态化的友谊。

  谢志强在新疆的阿克苏大漠度过6岁到26岁的青少年时光,那片神奇的土地,在谢志强心中有诸多难解之谜。从喜欢读拉美、法国、美国等代表作家如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卡佛、昆德拉、福克纳等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开始,作者在内心深处涌动一股新的创作,那是积攒属于自己的“世界”的神秘力量。于是,一个虚拟的《沙埋的王国》系列小小说一发而不可收,《大名鼎鼎的越狱犯哈雷》《神奇之泉》《珠子的舞蹈》等,成为谢志强转型写作的标志性作品。在这些以形而上进行思辨的作品里,经常出现的角色主要有四种,即国王、大臣、平民和物件。这四种角色进行互动和控制与反控制。再虚构的作品,当然也离不开现实、卧铺车上的冲动社会和人生,它为诠释生活提供着另一种方法。

  这时期的谢志强通彻先锋前卫观念,驾驭着诡谲多变的语言,把思想融化于艺术想象力之中,不再是单一的观照生活,而是聚焦于特殊的个例,“带有普遍性的境况,抵达存在的本质”,从而表达出作品的多义性和作家的善良愿望。譬如,作品中多次把国王、将军、盗贼等逼入死亡绝壁的边缘,当他们寄希望于自救时,智慧的花朵便会绽放它的芬芳,否则便会坠入深渊。作者又特别强调小说的道具(物件)的反作用,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应该和人对等,赋予沙粒、水滴、树叶、碎片、耳环、啤酒等以隐喻、暗示、寓意、先兆等某些神性,甚至让它们左右人物的命运或事件的变化。作者并不完全认可“开场挂在墙上的猎枪,剧终时一定要打响”的框论。

  谢志强称这些魔幻小小说是“会飞”的小小说。《渡河》《信里的妈妈》《舅舅的鼓》《被的诗人》《赞美》《慢人》《固执的公主》《玫瑰挂毯》《毛驴筝》《涂满蜂蜜的馕》等,读完掩卷,感觉就像是中国版的《一千零一夜》。我虽然不能对其未来的艺术价值做出准确判断,但有一点还是可以认同的,这是作者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的质的飞跃,的确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当众多的小小说写作者以发表数量为目标时,谢志强却以一种超然的姿态,直接把自己的创作,瞄准了世界性的小说发展前沿。这些纯粹的小小说,从内容、语言到结构,似乎都有先行的探索意义。倘有合适的,我以为,那些成熟的“谢氏”作品,极有可能在海外文坛产生影响。

  后来谢志强在一篇随笔里回忆说:我作为一个小小说创作者,起点在1990年的汤泉池小小说笔会。后来,我的风格不知不觉发生变化,就是被评论界称为魔幻小小说的表达方式,还融入了荒诞、寓言的元素,因为我骨子里血液里流的是这样的东西。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的作品面临着能否被接受的尴尬。杨晓敏的审美取向是写实的子,但作为主编,杨晓敏包容了我的表达方式,他看出这与我的生活经历有关,与我的看世界的方法有关。他鼓励我沿自己现在的子去走,还说小小说也需要“尖端”的作品。作者碰到编辑知音很难得,除了容纳的胸襟,也包含着发现的眼力。

  作者的《黄羊泉》《桃花》《陆地上的船长》《启蒙教育》《纪念一个孩子》等经典作品,作者调动娴熟的现代写作技巧,插叙、倒叙、时光交错、双向视角等,营造出新鲜而刺激的阅读奇效,体现了日臻完美的艺术境界。它凭借一个个深刻的立意,支撑着小小说的“飞翔”姿态。作者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追求,多年来锁定目标,埋头,在遣词造句上渐次由生涩到晓畅,由拉美语式入手,又演化为汉语质地,厚积薄发,大器晚成,“谢氏风格”倏然浮出水面。

  人与、人与动物的关系,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生态文明是这个星球再也不敢忽略的现代词汇。《黄羊泉》的主题,远离人们那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把视角伸得更加悠远。一支队伍要在沙井子垦荒,穿戈壁、翻沙梁,行军壶干了,求救不能,口干舌燥,人已闻到死亡气味。是一只邂逅的黄羊,引领他们到了一处灌木环绕、长满绿草野花的泉眼旁,并与人们共饮甘甜清冽的溪水解渴。

  只因这拨人几个月没尝过荤腥了,机会就在面前,还等什么呢?这时候枪响了,黄羊忧怨倒地。“左排长看见金色的黄羊头颅绽开了一朵鲜红的花,那花瓣溅开来,落入泉水,泉水一片胭红。”从此泉水变得“又苦又涩又咸,还有一股羊膻味。” 优美抒情的描写,深化了主题的开掘和对比。在过往历史的相当长时间里,因为人类的、乃至,许多“引鸠止渴”的做法,已经付出或者正在继续付出难以估量的沉痛代价,又岂是一番之后的就能得到救赎的。黄羊的以血相谏,甚至给予让甜水变得苦涩的报复,虽是艺术作品的合理夸张想象,其联想和指向却振聋发聩。小小说文本以小见大、微言的旨,在这里很好地诠释了它的定义。

  “外婆摘了一朵桃花。她喊着自己的名字:桃花。桃花似乎害羞了,蜷缩起花瓣,便是一树的花骨朵儿。只有外婆手中的花朵还保持着盛开的状态,却渐渐干枯,风一吹,脱出她的手指,飘落在木花格的窗框里。” “这时,外孙听到屋里传出哭声,是他母亲的哭声,他闻声奔进屋。外婆平躺在床上,已闭上了眼,脸上凝固的微笑,像在回忆一件甜蜜的事。” 在这里,屋里的外婆与屋外的外婆叠印一体,外婆在树下的年龄段不停地闪回,树干与花朵、果实发生着季节异变。小外孙的构成的扑朔迷离的画面,尤见逼真可信。

  《桃花》是谢志强最具代表性的魔幻现实主义“文本示范”,人即是树,人的,隐含生命哲学;树映衬人,四季,花开花落,乃自然命理。年迈的阿婆即将长眠的魂魄来到桃花前,再次回望自己的前世,然后摘一朵盛开的桃花相携而去。树上的桃花则落入尘土,枝上留下幼果以待长成美味。这种相映成趣的艺术表现力,相互折射出“的本质”。作品不再简单拘泥于故事情节的块状留白,而以一种式生活内涵,如丝如缕,导入读者的脑海与肌理,感受“命运的真谛”。

  这篇小小说得以公开发表,起因于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天我收到谢志强寄来一本新著,打开封套时,书被一张着又包了一层,我无意间发现上有一篇叫《桃花》的小小说,署名谢志强。我想可能也是他寄的样报,因为职业习惯,略浏览几行,便觉尚好,看完挺喜欢。因选刊不用“内资”作品,我以“原创”为由在《小小说选刊》刊载了,没想到读者颇多好评。谢志强打电话来说,《桃花》曾寄过十多家报刊,都婉退了,无奈之下,我只好发在自家单位的内部资料《余姚文联》上。寄书时只是随手一包,没想到旁逸斜出,它竟有缘遇到知音,“破例”刊出,算是了。算是了。后来谢志强还用“桃花”做了新著的书名。

  谢志强认为,作家的思维要个性化,要学会“给石头穿衣”。对现实生活要有不同的解读,诸如的、经济的、哲学的、心理的、文化的,要在有限的故事模式中寻求新意。小孩喊狼来了,狼果真来了,是故事(封闭了),狼没有来,是小说(敞开着),因为,没有来的狼已在小孩的想象之中。一座房子着火,一个员冲进去救屋里的小孩,救出了小孩,是故事。纳博科夫说,那个人在救小孩的同时,连同小孩喜欢的玩具一起救出,成为小说。一个精彩的细节,可以点燃一篇小小说的亮度,可以使一篇小小说显出独特个性。

  《启蒙教育》讲述一个小偷入室盗窃,恰恰遇上房主。房主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师,于是一场“启蒙教育”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在现场进行。开始时,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对话,简单的初级补习,老教师极端的“职业病”式的做法,固然有喜剧意味,但这个事件本身的悲剧色彩,却导入了沉甸甸的分量。推演下去的结论是,“不是你家的门,未经允许不能擅自进入。”结尾时,小偷“忽然想起,房主手里的细棍,不就是当年地理老师手里那根指点江山的教鞭吗?”这个陡然而生的立意,让平庸的故事顿时熠熠生辉。

  启蒙教育,是人类最初的文明洗礼,如果连最起码的观念都模糊不清,门和窗的作用都不知道,那么人性的和扭曲就成了必然。看着老教师挥舞着教鞭“对牛弹琴”,了小偷的,老教师的形象渐渐高大起来。如果家长缺乏以身示范,教育滞后,社会缺失关注,青少年如此冥顽,哪怕只是属于个例,还是让人不已。这篇小小说构思上把“不可能”化为“可能”,体现出作者娴熟灵活的创作技艺。

  在一个虚拟的独异的艾城,有许多非常态的人物和故事。作者以高度的概括能力,把人物典型化,把故事普遍化,从司空见惯中发现非同寻常的一面。作者的意识隐藏在字里行间,锋芒不露,只是利用荒诞化手法来社会的某些本来面目。这些具有“超常体验”的小小说,具备了优秀文学作品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质:即原创性和丰厚的支撑点。作者带领读者从各种途径,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的道,抵达这个梦幻般神奇的城堡,去认识那里的人,或者可以说去认识。这些人物和故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现实世界的翻版或复制,只是以虚拟形式来映照现实世界。

  《纪念一个孩子》是一篇触及人类灵魂的力作。来到艾城访问的客人发现,这里几乎是孩子们的乐园,所有的小朋友都在尽情地玩乐嬉戏,没有发现一个孩子在埋头苦读。问其缘由,回答是为了纪念一个死去的不会玩、不会淘气的“学习尖子”,全体儿童半个月不用上学,专门玩。那个孩子学习成绩每门都是全校第一名,曾把所有的时间和力气都用在功课上(就像现实的所有父母都希望的那样),然而这个乖孩子却患上了连医生都诊断不出的怪病,临死前,爸爸妈妈问他要什么,他说“我要玩耍”。

  谢志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是本源性的,不动声色地指出一切的源头在人性结构的缺陷和教育的缺失。“我要玩耍”这四个字,让孩子父亲的眼泪夺眶而出。了儿童的天性,“像一棵树苗缺水缺光一样眼见着枯萎了”,是一件多么的事情!于是,对这个不幸的孩子的最好纪念,就是“矫枉过正”,在每年的这个时间段,让艾城所有的孩子都痛快地玩半个月。这篇作品像一面镜子,对现实发出强烈的反射和警示:救救那些患了“缺乏玩耍综合征”的孩子吧,让童年的天性在大自然中哗然,而不要让他们变成“学习机器”。

  “A城悄悄地流行预先由死者审定悼词的规则——只是不成文的规则。悼词一旦由死者在生前审定,那悼词就不能更改,完全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在《提前草拟的悼词》中,艾城某官员临终前,最后的一个牵挂,是审阅自己的悼词,为此特地委托一个撰稿人来操刀。官员一生审阅过无数文稿,最大的心愿,还是携带着对自己的溢美之词进入另一个世界。没想到撰稿人携丈夫去送“悼词”,过马时被车辆轧死,而这种公文式的悼词用在丈夫身上,又是那么的恰如其分。后来官员死后,套改一下名字、生平之类,也同样适用。于是A城的各色人等,纷纷订购了“悼词”,此格式一时成了“流行体”。构思奇特是一大特色,对生与死“游戏化”的情节和潜台词,让人读罢发出莫名的喟叹,以一种虚假的方式把人生进行到底,该是多么的无聊和可笑的人性!

  于小小说王国的构建,又在艺术追求上善于转移,喜欢挑战,谢志强在创作上有着锲而不舍的。仅就“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言,就使用过“心理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视作品题材采用不同的创作手法,提炼社会、、伦理现象的认识意义。他往往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避实就虚,有意造成极端化、象征化进行处理。仔细分析他作品形式中的抽象性和超前性,都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呈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华丽外表,还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核。

  2015年,谢志强第二次获得小小说金麻雀,评委会认为:谢志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满现实隐喻的探索,以超现实的视角和观念,构建了一个天马行空的异想世界,用一种飞翔的创作姿态,打通了幻想与现实的通道。他的作品,无论表现形式、审美意蕴还是语言风格都不落窠臼,开创了一种小小说的另类美学态势。

  著名评论家写过一篇叫《纯文学的小小说作家谢志强》的评论,说当代小小说作家中,谢志强是最有想法、纯文学意识最浓的几位之一,其创作具有明显的探索性,走得远,大规模突破了小小说的传统模式。小小说的传统模式以欧·亨利方式为范本,由于与幽默、妙语、双关语等同源,这一模式具有永久的魅力,对作者的想象力构成永远的挑战,也将继续成为小小说的主要经典范式。然而,小小说不能画地为牢,要从这一模式的边界线里出来,发展出更为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谢志强的超现实主义写作就是其中的一种努力,他的创作体现出诸多现代美学观念。

  谢志强说:我一是师长,二是教,三是大自然。这种,使人显得有容乃大。数年前,在普陀山春雨浸湿的青石板上,我和谢志强融入那些礼佛的善男信女人流中。面对慈航的南海,谢志强说,咱俩为小小说吧。于是一炷清香燃起,缭绕得一对小小说信徒满脸虔诚。小小说写作,也是一条朝圣之。

  杨晓敏,豫北获嘉人,当代作家、评论家、小小说文体者。河南省作协顾问,河南省小小说学会会长。著述《当代小小说作家百家论》《小小说是平民艺术》等8部,编纂《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年选本、精华本等图书400余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小小说阅读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笑料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