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小小说 > 正文

陆涛声小小说三题:涛声依旧

类别:小小说 日期:2021-3-4 4:41:15 人气: 来源:

  有缘与涛声先生相识,近水楼台,也过涛声先生的许多作品。印象中,已是耄耋之年的涛声先生和许多优秀作家一样,宿命般地自发且自觉地继承着鲁迅的创作,关注着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关注着民生与人性,与假恶丑势不两立,与真善美相依为命,以笔为枪,铸魂,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所以,读到涛声先生的小小说新作,我的感觉是既自然又充满期待。

  涛声先生的小小说三题《古玉》《古砚》《古盘》,属于那种一目了然的作品,也属于经得住细细咀嚼的作品。出现在三部作品中的主要道具,古玉是真,古砚一真一假,而古盘是假。之辨,便是涛声先生这样的老作家最重要的价值标准之一。换言之,真就是真,假就是假,眼里揉不得沙子。对于文物收藏者来说,是可以而且必然用交易价值即来衡量的;而对于作品主人公舒老来说,无法用来衡量,而情感更容不得赝品的。

  舒老才是真正经得住细细咀嚼的作品魂魄所在。舒老年逾七旬,功成名就,衣食无忧,他手中的古玉、古砚和古盘,都是来自文友的馈赠,都蕴含着一段文友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美好记忆。古语云:君子如玉;宝剑赠壮士,红粉送佳人。文友的馈赠,自然而然地隐喻着对于受赠德文章的赞誉与认可。拥有它们的时候,舒老曾经为它们的交易价值惊讶过,但从来只是将它们视为身外之物,从来珍视的只是它们承载的友情分量。现在将文友的馈赠再回赠给文友,这便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断舍离,而是一段旧情的重温,一种人生的意趣,一腔诚挚的情怀。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叫心不古,说的是不如古时候淳厚了;其实后面还有一句叫做士风日下,义渠骇说的是读书人风气一天天。舒老一辈子读书写作,他便是要以自己的读书人行为方式,与现实进行,哪怕是孤军奋战式的。

  更加意味深长的是,舒老还礼,他还有所期待吗?有的。将价值不菲的古玉还给朋友,没有得到期待中的回应,舒老心里曾隐隐不适。将一真一假的古砚还给朋友,与朋友敞开胸襟一番议论,舒老感觉轻松了,洒脱了。而将假的古盘还给朋友,看到久病不起的朋友那般坦诚,舒老深受震动,将朋友写下的那两个歪歪斜斜的字视为珍宝。舒老期待的,实际上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以及对于的认知。正所谓求仁得仁,反观自己的“隐隐不适”,他“觉得自己灵魂还有隐垢,心生惭愧”;反观自己的轻松、洒脱,他觉出自己“求真,还缺了点破茧而出的勇气”;而珍藏起朋友那两个歪歪斜斜的字,是他无比珍视那般洁白晶莹的灵魂。这真是一个可爱至极的老人,灵魂中的一点“隐垢”也让他心生惭愧,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舒老还礼的收获又何其多也!

  涛声先生创作中不仅有大量的长中短篇小说及散文作品问世,还有笔力不俗的书法、绘画作品广为人知。他的《古玉》《古砚》《古盘》小小说三题,取材独到、人物独特、文字洗练、意蕴高古,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尽显小小说文体的魅力。以一种返璞的思维和笔力,刻画出老一代读书人的形象,传递一种向真向善的美好情怀,作家倾心关注的还是,涛声先生的“涛声依旧”,真正令人赞叹不已。

  一个秋天的晚饭后,老作家舒启正与老伴儿散步,走在街上,看到一家古玩店,下意识地摸了摸腰上系的古玉佩,便进店请老板鉴定鉴定。

  古玩店老板接过去,先双手合着捻摸,又拿出放大镜,细细观察了一会儿,把玉佩托在手心里,以意外的口气说:“老先生,恭喜你,这是真的,是春秋时的,本埋在地下,该是宋代出土的。”老板还请求给玉佩拍了照,说:“这可要好好保管呀!”

  早在十年前,他还在职时,比他小六岁的好友赵自安第一本随笔集出版,是他作的序。赵自安在把新书送给他时,从腰里上解下这块古玉佩递给他:“你看看这东西怎样?”

  玉佩是圆形,如月饼大,有近八毫米厚,中褐色,有深浅差异,中间有个直径一厘米的圆孔,一面刻有粗犷的古代装饰图案,一面是光的。舒启正平时对玉并没有兴趣,接过来礼貌性地看了看。他早在两人闲谈中得知,赵自安的父亲年轻时在上海一大资本家家里服务过,见识过主人爱好收藏古玩,新中国成立初回本城开了家中档饭店。一些食客家道中落,把家中藏品拿来暗暗抵账,他父亲便陆续收下许多大小物件。

  舒启正生性淡泊,对古玩并没有浓厚兴趣;再说,为朋友作个序,岂能接受回报!他把玉佩放到对方手里说:“你家传的,这我可不要。”

  舒启正知道,赵自安是个十分谨慎的人,万事需经反复琢磨才会决定,送这玉佩实是来表示谢意的,可见赵自安对他写的序非常满意,他也感到安慰。面对赵自安的真诚,舒启得却之不恭,便任赵自安把玉佩留下。

  古玉佩如今被行家这样肯定,在舒启正心里加重了分量。他觉得挂在腰上委屈了它,就用一个精致的手镯盒装上锁在柜子里。

  转眼又过了五年,舒启正年过七十,成了“舒老”。他参加一次市佛教文化研究会的活动,遇上了一个三十年前他过的业余作者倪臻。倪臻告诉他,这些年一直从事古玉古瓷器研究。不久,倪臻又来看望舒启正,他便从柜子里取出玉佩让倪臻再鉴定一次。

  倪臻做了估价,古玉佩不再是玉,而是,成了一块压在舒老心头的重石:再留着,岂不是占有朋友之财!于是,他决定归还赵自安。

  可是,赵自安也退休四五年,去上海靠着儿子生活,头三年逢节日回故地还常来看看他,总留下吃顿饭,这两年却不知怎的没了信息,手机号也已是空号。他找了好几个人才打听到,赵自安手机已换成上海的号,这才联系上,便约赵自安再回故地时来他家小聚一次。他还约另一位老同事老金到时作陪,其实是为还玉时在场做个。

  在等待赵自安期间,一天黄昏时分,舒老看电视,看到央视《鉴宝》节目展示出一块秦代古玉佩,样子、颜色与他这块非常相似,专家鉴定后估价竟高达千万元,他得目瞪口呆。《诗经》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现在“君子”竟成天价商品!他更加急切地盼着赵自安早日来,于是又打电话催问。

  舒老便把玉佩递给了赵自安,以谐趣的口吻说:“代你保管了十五年,现在完璧归赵,保管的责任就交给你了。”

  因为老金在场,舒老没有展开关于玉佩的话题,赵自安也没再提。两人留下吃过饭,便告辞,舒老特意送出小区,直到公交车站。等老金先上另一公交车离开后,舒老把古玉两次鉴定过程和二十万出价,以及央视《鉴宝》中所见,地全对赵自安说了。这时刻,他被自己的真诚、深深,自觉得有神圣感。回家上,他觉得一身轻松,也有灵魂洗涤一净的舒爽,还有人格的自豪。

  过了些日子,有两个早年被舒老过的作者来看他。他们也都已从记者岗位退休,与他最贴心,几乎每月都相约来陪他喝茶聊天。闲谈时,他把还玉佩的事告诉了他们。

  舒老的心弦也被两人的话拨动,还玉时他也曾觉得赵自安欠点儿礼貌,心里曾隐隐不适,这时这种不适又加重了。

  过后舒老冷静下来,又不由反思:古玉本就是他的,何况是好友,怎还在意这些呢?他推与不推,与我要归还的心愿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我在乎的是那点儿客套?

  

关键词:小小说珍藏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笑料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