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夫妻笑话 > 正文

临海:以卖保健品为名 临海一夫妻非法集资近千万

类别:夫妻笑话 日期:2017-9-7 15:54:59 人气: 来源:

  在临海继光街,有一家保健品店,深受附近老年人的喜欢,按理说,这生意来钱也挺快的,可是老板两夫妻还是不满足,想着投资做大生意,随后就用尽各种方法跟老人们借钱。结果,把自己送上了被告席。

  公诉人向老年人提出要求。让他们将暂时不用的积蓄借给自己。投资理财产品,许诺年利率18%到20%。期限是一年。提前要回,以月利一分计算。比他们存银行的利息都要高。老年人体会到有利可图。陆陆续续的借给我们钱。后我们向老年人推销福建某公司的股权。原始股权。并邀请老年人到牛头山度假村参加活动。推销股权。

  人 王阿婆:“叫我们去买鸡蛋。说他这里的鸡蛋便宜。还卖理财。外面卖7块1斤,他这里卖四块多一斤。”

  两三元的差价就让很多老人蜂拥而至,买了鸡蛋还要留电话,留了电话还有店里的工作人员跟上门,推销理财或者劝说投资。

  人 王阿婆:“买保健品,买什么基金之类的,我都没有买,那股权呢,我也不买,说了无数次,我也不买,他说你不买也可以,那就投资点钱,拿点利息用用就好了。”

  一次不成就两次,两次不成就三次,而且每次还都换着法子来骗钱。王阿婆忍住了不买保健品、不买基金也不买股权,但是还是没有忍住高额利息的。

  拿钱的时候,许诺随时可以把钱取回,说临时拿回也能有一分钱的利息,当王阿婆在家人的劝说下要去拿回钱的时候,钱已经拿不回来了。

  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19日期间,罗某谭某两夫妻以理财、投资为由,许以年息18%到24%的回报,向社会不特定人员借款293万,以购买某公司原始股的名义,集资55万元。同时,在2015年10月到2016年7月期间,罗某因为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服刑一年,谭某虚构了罗某在外地办公司、上班的事实,继续以理财投资为由,集资诈骗534万元,人有七八十名,大多为老年人,也有附近的邻居。

  记者从临海市了解到,近三年来,临海市法院已经接收了五起有关非法吸收存款的案件,涉案金额都是高达百万以上,其中去年一起案件的涉案金额,更是高达4000多万元。据初步统计,这些案件中的者,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这不禁再一次敲响了广大市民对于面对高额利润时的安全警钟,大家一定要保持一份的认识,切勿放松。

  采访中,法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类似的非法吸收存款案件的者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其中尤以老年人为主,老年朋友的资金安全意识有待加强。我们一起来听听,律师有啥提醒。

  近年来,随着市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中用于投资和储蓄的闲散资金多了起来,很多就看见了这一可乘之机,有的就以高额利润和回报为诱饵,引诱大家把家中的钱拿出来做投资,面对这些,市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呢?记者也专程采访了我们的特约律师。

  浙江郑和陈律师事务所律师 陈萍:“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真能达到那么高的收益率,这么好的项目,哪个银行肯放过?他们为什么偏偏选择社会集资这样“麻烦”的融资方法?高收益背后,必然隐藏着高风险。”

  陈律师提醒广大市民朋友,面对此类事件,一定要谨慎对待,即使不像有些公司、有些人那样,从一开始就是想要钱财,但很多靠高回报笼络投资人的项目同样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旦经营不善或是脆弱的资金链断裂,投资人都很可能会面临血本无归的场景,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利息、高回报的宣传,投资前一定要慎之又慎。

  浙江郑和陈律师事务所律师 陈萍:“投资时,首先要到工商部门核实融资公司基本情况,签订正式合同,付款时注意保留正规收据等凭证。对于高回报率的项目,一定要擦亮眼睛。”

  与此同时,针对者当中以老年人为主这一现象,陈律师也想提醒广大为人子女的观众朋友,平常应该多关注父母的动向,多倾听老人的需求,如果做到这些,老人被骗的事情也就会少发生一些了。

  现在,从老年人手里老钱,似乎成了各神仙的共识,一来老年人多少有点积蓄,二是老年人防范意识淡薄,容易被。希望子女们能够经常关心老人,了解老年的动态,帮助老人们远离类似的案件。

  推荐:

  

关键词:夫妻保健品
0
0
0
0
0
0
0
0
上一篇:福建方言志pdf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笑料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