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小小说 > 正文

大学教育

类别:小小说 日期:2017-8-7 22:25:26 人气: 来源:

  p在港生一枚,如今大学本科year4,这是在呆的第四年了。广东话讲得还不错,经常有local同学或者老师说“你是我认识的广东话讲得最好的内地学生”(他们一定不认识广东来的内地学生),所以平时的跟大家的交流没有什么障碍。大学期间也积极融入,也有关系很好的朋友,加上本科主修社会学,对于社会问题、港陆矛盾比较,所以很想回答这个问题。/pbrp总的来说我觉得内地学生不会因为你来自内地而受到同学跟老师的。因为大部分同学跟老师都知道来读书的内地学生是通过高考或者其它途径,千里挑一来的,算是厉害的人。大学的学习里边内地生也往往占据着各科成绩的前列,特别是在理工科,所以跟你一起学习的同学们会因为你成绩好很优秀而愿意跟你交往,老师也会因为你比较特殊而很关照你。比如我有一个教授每次吃早饭遇到他他都会过来跟我一起吃,一边说“又到了普通话的时候啦”,一边问我一下最近生活得怎么样啊,毕业有什么打算,然后对于我的计划给一些什么的。还有一个教授是做中外来港人口对比研究的,大概因为他研究的结果主要是欧美人比内地人在过得好很多,薪水更高,更舍得花钱,而内地人往往又拼又省又苦,所以每次跟他谈话,他都会让我少呆在图书馆,多出去玩,记得谈恋爱什么的。/pbrp刻意的是没有的,但是歧视是存在的。我的意思是local同学们往往对你这个人没有什么意见,但有一些让他们不能理解的共同点,他们就会总结成:哎,内地人就是这样。比如我们大学学生宿舍是没有阳台的,只有顶楼有一个天台可以晾衣服,我也不好意思在天台上晒内衣就经常手洗了晾房间里。有一次有个同学来我宿舍我就把内衣收掉了,然后她就问我为什么要晾宿舍里,我说不然晾哪里,她说晾洗漱间里啊。在她看来把内衣晾房间里可能不好,可是在我看来洗漱间里湿漉漉的,又没有窗户,并且厕所在那儿会有细菌。本来这只是一个晾衣服的文化差异,然后我的同学就会说:“哎,内地女仔就是这样的,我去英国交换认识的内地女生也是老把bra晾房间里。”然后她们两个人还开始笑,我就有点儿无语了。/pbrp还有一次突然有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问我在内地是不是大家都上蹲厕,我就说蹲厕比较普遍吧。他问我那来用马桶会不会不习惯,我说我没有不习惯,因为家里一个蹲厕一个马桶都在用,家里有两个厕所的内地家庭一般也会一个蹲厕一个马桶。接下来他问我那会不会有不习马桶的内地同学就蹲在马桶上上厕所。我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就说嗯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接下来他接着说:哦,可能会,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屎会飞出马桶了。我就???问他你在说什么?然后他说有一次学校的cebooksecret page(就是一个学生搞的平时传点啊新闻啊的cebookpage)有人po了图,是宿舍的马桶外面飞出了一坨屎。这个时候我理解了他的逻辑,就是宿舍的马桶外面飞出了一坨屎,因为内地人可能不习马桶,可能蹲在,所以就把屎拉在了外面。然后我非常非常非常地。第一觉得这个推理不正确,第二觉得受到了歧视。本来这个同学说我们还是不要聊这个话题了吧心,我说不,becauseI feel so offended. 然后我问了他你去过学校的宿舍吗,你看过我们的洗漱间吗,你知道厕所是有门的吗,你知道外面是看不到里边谁在上厕所的吗。所以你根据一张cebook上的照片,就把这个矛头指向了内地生,常不合理的。并且你还问我,我觉得特别被。最后那个同学跟我道了歉,说他确实没有意识到自己很我。我觉得其实最tricky的地方就是即使一些同学对内地有根深蒂固的,但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这是。/pbrp我觉得这跟他们从小到达耳濡目染的特别相关。比如上对于内地的报道大多数都带有歧视性,标题常为“强国人”以此中国人觉得中国国力强盛,然后很多中国一个小地区的问题都会被添油加醋地报道,导致人会对内地人有“被的,死板的”这样的刻板印象。/pp有一些没有去过内地的同学对内地了解甚少。曾经有一个刚认识的朋友A知道我是四川的之后问我:“那你家是什么样子,是不是一栋房子,然后旁边有农舍喂着鸡跟鸭?”他大概觉得四川就是农村跟农田吧,我只得跟他解释说我家在城市里边,成都也是像深圳广州那样的城市,四川既有乡村也有城市。更有一次一门课的presentation,有一个组的主题就是论中国的教育体制对于中国学生的影响。然后我就坐在下面听到的人举了内地高中课,入团跟高考的例子,说因为这些,中国的教育制度只能培养出死板,没有创造力,被的学生。我当时在脸都气红了快哭了,当然也有local同学马上注意到我情绪不对跟我说:“她讲得不对,太了,不可以因为这样的教育制度就说中国学生是没有创造力的跟被的。。。”现在想起来当时太年轻也才来港,就只是觉得很委屈下了课回寝室哭了一场,要是现在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会challenge那个同学。/pbrp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内地在港学生的特殊性吧。曾经有一个local同学跟我说:“其实学生之所以那么讨厌内地学生,深层次原因是因为她们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学,都学不过内地学生。”有一些local学生确实是既然我拼不过你,我就看不起你,我就说你是书呆子,不社交,只会死读书。确实我也偶尔听到同学会说内地同学就是nerd,整天泡在图书馆什么什么的。我就想笑。这里边的差别在于大部分同学都准备毕业了直接工作,所以除了gpa实习社交对他们都很重要。然而来的内地同学很多是想要走学术道的,即使是读商科的很多也是想要读完本科再读硕士博士然后做研究当教授的,所以实习社交对于内地同学不那么重要,她们每天学好自己做好自己最重要了。但一些同学,是不屑于去了解跟思考内地学生的生活模式的。/pbrp好像没有刻意的方面讲得很笼统,受到歧视的方面情绪比较激动。大概因为本身不愉快的事情会印象比较深刻吧。总的来说就是不会因为你是内地人而你,但是一些同学确实因为关系会对内地有很深的,也会造成相处中的不愉快细节,但是也不妨碍能够做好朋友。个人感觉接触的同学中,内地背景越多的(比如自己小时候才移民来),对于内地了解更多的,或者想要以后从事跟内地有连系的工作的,对于内地生的跟歧视就越少。至于那些说内地学生在没有受到歧视的,我想说其实很多人都是专心读书不太和周围接触,像我理工科学术型的室友可能就是跟我抱怨一下今天去吃饭说普通话服务人员态度不好,然后两天后就把这个事情忘了。其实比较的人是会更在意这些生活上的很多细节的,如果你不身在,只是听你的朋友说,拜托谁会把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消极方面跟你讲啊,而且谁不想创造出一个自己活得很好很popular被新接受的啊。/p

  在港生一枚,如今大学本科year4,这是在呆的第四年了。广东话讲得还不错,经常有local同学或者老师说“你是我认识的广东话讲得最好的内地学生”(他们一定不认识广东来的内地学生),所以平时的跟大家的交流没有什么障碍。大学期间也积极融入环…显示全部

  去年理科状元也没有去清北,而是选择了国科大。两个状元都没有选择清北我相信不是偶然。夸张一点讲这或许是个先兆,或许在将来,最好的学校不再必须是985,最好的学生选择的学校不再是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而是最适合自己的大学,我们可以称这是未来青年可以多元选择多元发展的先兆。

  去年理科状元也没有去清北,而是选择了国科大。两个状元都没有选择清北我相信不是偶然。夸张一点讲这或许是个先兆,或许在将来,最好的学校不再必须是985,最好的学生选择的学校不再是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而是最适合自己的大学,我们可以称这是未来…显示全部

  敢于放弃港大的学金,敢于置的眼光于不顾,勇敢地去追求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我觉得这样的姑娘才是教育的成功。br君不见中国顶尖大学里多少人在父母老师的要求下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在大学里又没法适应,只是出于惯性考研考博。比起这些人,我想这位姑娘真的是太勇敢了。br当年没多少人去时,选择港大追求西式教育的人很勇敢;如今一窝蜂涌去时,敢于放弃回到清北更需要勇气。真正优秀的人,看得永远不会是offer的排名、学金的多少,而是自己内心的追求。br——————大家好我是分割线——————————br20140624 update 惊闻该学霸今年高考又卫冕了状元,这画面太美简直不敢看……

  敢于放弃港大的学金,敢于置的眼光于不顾,勇敢地去追求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我觉得这样的姑娘才是教育的成功。 君不见中国顶尖大学里多少人在父母老师的要求下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在大学里又没法适应,只是出于惯性考研考博。比起这些人,我想…显示全部

  我个人不去读研究生。br几年前,我曾经在港科读一年博士,然后就了。我对没有好感,借此记录一下那时候的真实情况,以免自己以后忘记,也为后来人做个借鉴。brbr当年我选择去港科读博,对是抱有憧憬的。一方面人既然也是中国人,我以为自己不会被歧视,另一方面的确受到港科国际排名的,以为港科的科研,无论硬件软件,必然是世界一流的。brbr大四毕业季,因为毕业户口迁出的问题,费了很大劲才办了签证。我和我妈坐了三天三夜火车到了深圳,过关排了好久的队伍(港人过关则奇快),在坐小巴的时候就被那无比崎岖的山晕车得半死。刚去港科真的欣赏那美丽的海景,我妈也对那些热带植物称赞不已。我喜欢一些私人空间便于集中注意力思考,可是到了宿舍就了,博二学生五个平方米的室内摆着一张上下铺,跟国内一样的猪笼一样的生活瞬间让我心凉了一半。厨房一团糟,打开一个抽屉,十几只蟑螂活灵活现。我和我妈废了好大劲打扫了厨房和厕所。晚上宿舍实在太小,睡不下我和我妈,出门找宾馆,因为没有预定,低于一千五港币的宾馆脏乱差得让人恐怖,所以我和我妈就在宿舍里面交替半宿睡觉半宿坐着熬了一夜。brbr虽然回程的火车票还有几天,我提前让我妈回到了深圳,一方面因为住宿的问题,另一方面有一些人对我和我妈态度并不好,可能是因为我们说普通话的原因(我和我妈在国内也不是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不排队的那种人,也没买奢侈品奶粉之类),很多人对说英文的人的态度绝对比说普通话的人态度好。我多少有些失望,不过我觉得既然我是在这里做学术,就不要挑剔这些了。另外食堂的饭菜很好吃,上万港币的学金也算够花。brbr然后赶紧让同宿舍(一个宿舍四间屋子,共享厨卫)的中科大来的博二大哥带我去了系里的实验室,(这个大哥也厌恶五平双间,逼到常常在实验室打地铺的地步)。我们系,每年也有三四篇Nature Science入账的,居然只在主楼占了一层的一个区域。硕士博士很多没有办公室,要么和液氮瓶、氧气罐等等一起,在走廊里自己圈个座位,要么和化学通风橱、高能激光器、小白鼠一起在实验室里面拉个帘子找个小桌子办公。这些小的得科研空间,是你在各种的大学介绍里面从未见过的,那些硕博顶着国际排名的,也从来不跟外人谈到这些现实。我完全觉得自己上当,来了这么一种鬼地方。硬件条件,真的比内地差太多。brbr我们系所有教授的水准都是只由发高影响因子的论文的多少而评判的,在应用物理方面这里几乎就是空白。无论是从前我在内地还是后来我去了欧美,这都是不正常的,唯独发生在的现象。我逐渐认识到,有着糟糕的硬件条件,拥挤的,主要为服务业金融业忙忙碌碌的,对于我这种做应用物理的人来说,确实是来错地方了。brbr见了教授,港人,虽说某全球top5 PhD,也是科研经费很少且用着经常损坏的二手仪器,组里有个欧洲 来交流的学生,使用这些破烂仪器的机会,也要比我们这些内地生要多,我姑且认为导师是热情好客,我作为本国人,也没太多意见。欧洲学生半年就逃了,我去他的国家留学为妙。brbr第一年学了一些专业课,水过了博士qualification,给本科生们做了好些TA,这些孩子蛮可爱的,也不知道和那些在天骂蝗虫的那些是不是一拨人,比还要拥挤,我来凑什么热闹呢。后来听说第二年博士生不住宿了,大家查了查校外住宿的条件和费用,内地生进行了,体验了一下皿煮,然后该怎样怎样,好多小伙伴默默滴转到欧美去了。感觉没有前途,没有兴趣,年末我也就了。brbr离开久了,就容易忘了的不好,只记得自己的思乡情。临走前,我买了哈佛大学教授写的蛮厚的一本英文历史书,准备带回家作为唯一的纪念。在罗湖口岸,我看着口岸对面亲切的乡亲们和美丽的简体字,显得紧张而兴奋。我加快脚步,却被海关抽检行李的人挑走了,他们翻了我的行李,了我的书,还了我。我赶紧装了装孙子,就被放走了。由一只蝗虫变成一个孙子,也算是进步了。

  我个人不去读研究生。 几年前,我曾经在港科读一年博士,然后就了。我对没有好感,借此记录一下那时候的真实情况,以免自己以后忘记,也为后来人做个借鉴。 当年我选择去港科读博,对是抱有憧憬的。一方面人既然也是中国人,我以为…显示全部

  最近私信来问问题的同学比较多,求仔细看一遍再来问,毕竟精力时间有限。br另外,我们在微信上有一个港校交流群和号,是八大的云南学生为了帮助云南高考生和家长而创建的。br号是gangxiaozhitongchebr知乎上就不大方便公布港校交流群啦,因为是面向云南的(尤其昆明),见谅。br云南(尤其昆明)的考生或者家长如果想要加入这个交流群的话请联系我!群里会定期分享面试经验,港校生活,择校技巧,专业选择,办宣讲会等等~br-----------------------br2016-6-14更新中文精选版John Spinks教授的秘籍~br-----------------------brbru1.准备阶段/ubrbr报上名以后,不要只是坐等结果出来,抓紧时间准备面试。因为本人是高三寒假面试,正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而且作为理科生对也不太了解。于是老师推荐b去读凤凰周刊,看天下等。/b对高中理科生来说,这样可以拓宽眼界,获得一些思考问题的新角度,个人认为很有帮助。br另外,最好能提前,我和一起面试的同学当时是全天b英语交流/b,不要认为自己英语水平好,考的分高就自以为是,实际开口区别挺大。很重要的一点:b练好口语!!!!/b一张口,老师的第一印象就很快定下来了。我个人认为面试中口语甚至比思想要重要。(我感觉挺幸运的,因为面试的老师是人,我说的是英音,记得面试结束后他和我说I like your accent,所以口语可能也对面试有利)br然后介绍也很重要,当时他只给30s,并且是张口就说。所以b一定一定要事先准备好介绍!!!/b关键:b简短,流畅,突出个人特点/b(我是以名字入手,老掉牙的面试技巧)推荐找有经验的英语老师把关,ta会给你很多有用的的。br推荐找多个一起面试的同学,b互相一下介绍和小组面试/b。以小组面试为重。倾尽全力,但不要当真,实战差别非常非常大。brb找几个参加过港校面试的前辈,询问一下注意事项/b,当时我是找了理工大学的一位学长,炮弹一般地问问题。收获颇丰。br面试时候的发型就好。b衣着推荐正式/b。Business casual 西装正装都可以,但不要穿背心拖鞋等等过于随意的衣服。千万不要邋遢!穿衣并不重要,关键是:b干净、整洁、、大方。/bbrbru2.面试前/ubrbr面试前,老师把我们所有人集中到大教室坐好,过一会儿分组。分组方式比较随机,一组6、7人左右。我们那次是按姓氏的拼音顺序来分组,我分到最后一组,正好可以通过面试完的同学了解一下面试情况。不过我那组居然悲催的一个人都不认识!这样也有好处,到时候开战的时候不用顾及情面。b不要紧张/b,面试完以后看下来都是b轻轻松松和老师朋友般相处,但是态度认真严肃/b的同学通过了面试。brbru3.介绍/ubrbr小组面试的面试官有2人。我当时碰到的是一男一女,男的比较老,人。女的年轻,人。这些面试官都是港大自己的老师。他们会先唠嗑一会儿,慢慢切入话题,努力消除面试者的紧张情绪,但是他们不会减少压力。当时的男面试官大概就说This is a test about how you perform under pressure.然后他们就开始进入介绍阶段。介绍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还会有一些简单的附加问题,我碰到的是a brief introduction on your vourite movie+介绍(总共30s),顺着一个个来,Harry Potter Twilight Interstellar 都说了,于是我只能悲催地介绍了一下Boyhood,结果那个面试官一脸疑惑,居然没听说过。不过这些无所谓,介绍的关键在于b口语和第一印象。/bbr典型错误1:一张口就uh uhh umm umm well 半天憋不出一句话br典型错误2:迈内幕一丝X,哎爱慕赛文婷也而死偶的,哎还无饿追慕……brbru4.小组面试/ubr这一阶段的中心就不再集中于口语,而是在于你的b思想/b。个人发现最后得高分的同学都是b逻辑性严密、考虑问题全面周到、思维迅速、善于发现独特闪光点、善于总结他人看法/b的同学。进去之前没人发了一张纸和一支笔。面试开始时,我突然发现,实战和差别很大很大,因为网上的教程都是说小组面试注重合作balabala,可是当时男教授说的话是debate like a gentlemanpolitely interrupt each other,我了个大曹,这不是更像辩论?b随机应变很重要/b,立刻调整战略,从团队模式立刻进入个人模式。男教授先说起了一场足球赛,在场的人都是“啊?”的表情,只有一个男生学霸说他知道(不曾想这就是他面试说过的最后一句话),然后过渡了一会儿教授就说Anyway, do you think nowadays, nations have attached too much importance to sports?(大意)这时之前发的纸笔就有用了,迅速记录下脑中闪过的点,记录其他人说过的话(稍后可能有用),全神贯注。记住,beye contact非常重要/b,队员说话的时候一定要盯着他认真的听(会记分),和教授说话的时候要盯着他看,不时点点头。时间会过得非常快,所以b抓紧时间能说的都说。/b(当然要逻辑性)之前说的那个男生就是整场沉默,虽然学霸,但不说话有什么用?b多举生活中的实例和自己的经验支持自己的论点,多用firstly这样的逻辑连词。/b教授不喜欢听空话假话,所以一定要举真实的例子,自己的亲身经验最佳。b即将结束时,面试官会随机指定一个同学做总结!!/b本来定好分工时我是做总结的,可见实战的差别。那个被点的文科女生支支吾吾半天没说几句话,尽管之前表现不错,还是被刷了。所以b记录和倾听也很重要,利用好发下来的纸笔!/bbrbru5.个人面试/ubr首先声明很重要的一点:b是否进入个人面试与是否PASS无关!!/b最后通过面试的都是有的参加了有的没参加,参加个人面试的也有很多没有通过。小组面试结束后面试官会叫你回等待入场的教室,过几分钟会有老师过来通知进入个人面试的同学的名单。个人面试就是一个面试官对你一个人提问。我遇到的是一个长大的华裔理学院老师。参加面试前你已经填报了专业,所以这一轮面试主要是关于你所选择的专业。br首先面试官会问你为什么选择港大,如实说就好,比如我说的是International and Holistic education等。br然后他会问你一些专业上的问题。我选择的是Faculty of Architecture所以他问的是叫我评价学校的建筑有何优缺点(面试地点也在学校)。同学选了精算学,就被问了一些数列比如花状的斐波那契数列。这些问题都很灵活,难以准备,重在积淀。br最后他叫我给港大提问题,我就询问了一下出国留学的情况,然后就是听他讲一堆balabala,最后可能还会给你一个所选学院的宣传册(英文),然后Nice to meet you,握手,结束。br结束后我还去和面试官们聊了会儿天,他们真的很nice很encouraging。和同学合影留念,面试就顺利结束啦。brbrbrbrbrbrbrbrbr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brbrbr直到4月,收到这封邮件:brim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src=祝题主也能顺利通过面试!brbrbrbr更新brbProf John Spinks的面试秘籍/bbrb(这位教授是负责港大招生的~下面的这些credit to Professor John Spinks,我只是个搬运工顺便翻译了一下)/bbrp人数5-8人,面对面坐下,20-30分钟,2个港大教授,旁听但不插话。/pp不要和教授说话,就当是和好朋友出去喝咖啡。/pp面试问题不需要专业知识,性问题。/pbrp不是“吸收”知识,而是大家一起“构建”知识,在港大也是这样/pp不需要展示个人背景、经验、成就,这些都在申请表格上了/pbrp评分标准:/polli英语听说水平:非常重要/lili交流技巧:不仅仅是语言,表达方式,力,理解能力/lili逻辑思维:、逻辑、智慧/lili观点和性思维/lili团队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创造新知识(领导不是告诉别人怎么做,而是帮助团队产生最好的结果)/lili其他:学会倾听其他人的想法,不要总把讨论往自己的论点上带,不要不让别人讲话/li/olbrp提示及技巧:/polli放松:都是教授,人很好。即使你自认为观点很笨拙,对教授来说也是很有趣的/lili做自己:不要成别人,会露馅/lili团队合作:非常重要!倾听,回应,深入其他人的观点,共同构建知识。在面试开始前就试着认识你的队友,至少记住其中几个人的名字,会好很多。不要强制把讨论带到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很容易被教授发现。不要教别人怎么讨论。/lili说话。不管内不内向,都要为讨论做出自己的贡献。想说话不要举手,等别人的间隙插进去。如果别人声音大,侵略性很强,等他说完再说。其他人会懂的。/lili克制。不要太具有性,也不要太谦逊。不要太挑剔别人。最好的答案是:“你的这个观点很有价值,我想进一步深入讨论它,我认为……”,不要说“这个观点很好,我也这么觉得”或者“我完全不同意”之类的话。/lili尽人情。不要太挑剔,帮助没有说话的人发表意见。/lili共同建造知识,一个人的观点接上一个人的观点,而不是一个一个单独的不同的观点。/lili不要改变讨论的结构,保持“咖啡厅”式的讨论风格/li/olbrp面试窍门:/polli先考虑清楚题目中的术语、单词、概念。大家对这些的定义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开始讨论定义,很棒的开头。/lili思考这个话题的不同方面。不要当成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问题来考虑。/lili讨论过程中时刻注意有没有偏题,如果偏题提醒大家回来,或者自己把话题引回来。/lili切换领域。想想”我们有没有从这个方面考虑“。/lili在快要结束时,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总结大家的讨论。/li/ol

  最近私信来问问题的同学比较多,求仔细看一遍再来问,毕竟精力时间有限。 另外,我们在微信上有一个港校交流群和号,是八大的云南学生为了帮助云南高考生和家长而创建的。 号是gangxiaozhitongche 知乎上就不大方便公布港校交流群啦,因为是面…显示全部

  在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p不论是港大的学生还是教授,很多都认为“如果来大学只是读书,那实在太可惜了”,因此对于题目中的“就读”二字,我也会拓宽来说。/pbrp在港大四年半,回看过去点点滴滴,如若让我用一个词去形容这间大学,应该便是“”吧。你可以潜心钻研学术;可以在舍堂和兄弟姐妹们齐肩并进;可以在学生会里展现;可以一头扎进的海洋(大雾);当然,也可以牵着她的手漫步校园(那么小的校园!)……/pbrp这是一间的大学,不知是因为人情的冷漠和漠不关心,还是实实在在的尊重,在做任何事时,人们都说“这是你的选择”。当然,凡事都有代价。也正是这种多元和代价,使得我在大学里和人们相视而过时,会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五彩的光——红的、蓝的、黄的、绿的、紫的……灰的。/pp我很想知道,自己眼睛里的光是什么颜色,又或许根本没有。/pbrp2011年·春/pp还是高中生的我,第一次来到港大。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新奇,连自己的影子都找不到。那是第一届海峡寻新论坛,我在网上应征成为志愿者。帮忙去附近的餐厅搬了几箱盒饭和饮料(没想到几年之后我竟又做了同样的事,笑)。论坛的组织者们也是清一色西装革履,恭敬,难道这是港大的特色吗?我没有多想。/pp坐在回程的双层巴士上,闭上眼,“港大好棒,学姐好美”。(大雾)/pbrp2012年·春/pp面试房外的走道里坐着一排白衬衫黑西装黑皮鞋,“嗬,这么多老师!”本以为走错,直到一个学长模样的人说,请问是来面试的吗?请坐。/pp慌了,我可是穿成和妹子约会的样子来的,你们一群西装笔挺的是要闹哪样。(多年后玩发现这是港大特色)/pp而也许正是因为我的打扮,让我从黑压压的人群中脱颖而出。也或许只是我的一腔热情——要做老师,要做GTO一样的老师。/pbrp2012年/pp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很重要,往往奠定了你菜鸟年的圈子。在大学五件事之读书、上庄(学生会)、舍堂(宿舍)、兼职、拍拖中,我选择了上庄和读书。/pbrp先说读书。除了一些教育的专业课之外,选课的度还是极高的。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门创意写作,苇鸣先生教的。我们在这座城市里读诗、写诗,写微小说,写散文,写我们的灵魂。又互相欣赏、点评、挑刺(大雾)。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散文拼小小说,再加一杯现代诗这种吃不饱的套餐,在多半是无用的。不过那又怎样,这是我们的世界,我们看到教室日光灯的光,电脑屏幕的光,稿纸的反光,窗外的月光,各自眼里的光。/pbrp我也曾把自己写的短篇小说给苇鸣先生看,如今再读,除了惊讶于那时自己的负能量外,更是要感谢苇鸣先生的鼓励和宽容。/pbrp再说说上庄。先是照例参加了中文学会的新生营,也产生了上庄的念头(虽然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直到第一次3天2夜(只睡了6个小时!)的模拟咨询大会(就是预先跟别人报告自己的年度计划以及各种细节),直到第一次写几万字的计划表,直到第一次4天3夜几乎不眠的正式咨询大会。要说体验,除了身心疲惫,当时的我还一直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大学不是读书的地方吗?/pbrp我没有立刻回答自己,于是便有了之后几次成功的学术,一次难忘的之行和一次难忘的中国文化周。因为亲自做过这些事,对于这些的流程现在也是了如指掌。特别是办学术交流团的经历,让我现在一看到别人跟团旅游的行程表(往往写得天花乱坠),就知道大约哪些地方是坑,哪些地方是忽悠人的,哪些地方是的。这段体验也算是改变了我很多,让我从一个过于理想化的人,初尝了几次闭门羹,辗转反侧之后,也变得务实起来。/pbrp2013年/pp由于一些机会,我开始朗诵(非梁逸峰一派,2333)。许地山手稿珍藏展开幕式,舒婷《朦胧诗的论证及价值》、张晓风的美文世界展览……2011年还在憧憬着港大的我无论如何是想不到2年后我可以站在港大那么多人面前,在作家诗人面前朗诵她们的作品,兼职不要太爽快!这段经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除了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外,功利层面也帮助了我不少(现实脸)。/pp这也是我想说的关于就读于港大的另一体验——机会。它就像校园里的花花草草,就看你愿不愿意凑近去闻香。港大虽是个小社会,但它又不像社会那么。它给你温暖,给你甜头,偶尔给你些挫折让你看清自己。但它永远不会给你大起大落,因为你是它的孩子。/pbrp这一年选修了几门有趣的核心课程(common core course),一门是“Love, Marriage and Sex in China”,还有一门是“Pop Culture”。都是很有意思的课,当然,尴尬无处不在,尤其是前者。/pp当老师在100多人的课上拿着线多岁的女人马上要死了,她的临终愿望是脱离处子之身,而你又是地球上唯一的男性,你会帮助她吗?”时,你想我说体验?当老师又强制要全班男生女生表决“是否愿意为女友/男友咬?”时,你想我说体验?/pp好吧,两个体验/pp“啊,好羞耻!/pp⁄(⁄ ⁄•⁄ω⁄•⁄ ⁄)⁄”/pp“哟Yooooooo原来港大的学生也挺传统的,比我脸还红!”/pbrp另一门“Pop Culture”顾名思义,也算是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会一起分析电影桥段(我们那一年课程安排里是《小时代》和《饥饿游戏》),一起分析国产网游里结婚恋爱的原因,甚至还说到了剑网3的轻功系统(壮哉我大基三),当然也少不了诸如《江南style》的MV,还有一些日英美韩电视剧。(恩有一次老师在屏幕上po了张《电车男》的海报,我一看“Yooo这不是《电车男》吗!”老师又问“谁看过的?”我也没多想就举了手,恩,怎么有些不对劲。于是环顾了一下,100人的课堂就3只手,一个日本人,一个我,一个助教。(白眼)/pp当然最有趣的还是这门课有bonus加分,怎么加呢,就是和教授一起玩一款叫做《Second Life》的外国网游,每个星期都有2-3小时的field trip(游戏里),教授会带学生去各种奇奇怪怪的地方,甚至也有的(捂面)。然后大家在游戏里找个小餐厅坐下来一起讨论,然后写点反馈和报告po上网。这是我见过的第一例将网游彻底结合教学的,算是很新奇的体验。/pbrp2014年/pp在港大,读文科的体验和读商科、工科等的体验肯定是完全不同的。走进文学院或者教育学院的课堂,我可以感受到这样一股风,走进商科的课堂,又是另一种感觉,甚是有趣。随着学业的深入,开始每年都要进行一些培训和实习,当然这些都是由学院安排的。期间还去了师范大学交流两个月,染上了一口京腔,到目前仍挥之不去。/pp这一年选修了一门中文学院的课,花卉文化史,在周末跟着教授一起外出赏花,有的同学还尝试了插花。也发现了校园那些不经意的小角落里的惊艳一簇,煞是可爱。/pbrp说说兼职和赚钱吧。先说补习,这是很容易保持收支平衡的方式。留学生大多教普通话,本地学生则是补小学或者中学应试技巧之类。尽管房租贵,但如果稍微勤奋点做几份补习,绝对够日常开销了。此外,港大有很多其他的兼职给你做。我除了补习,也做Research Assistant,薪资也不是很低。很多时候机会就在身边,厚着脸皮主动去问,去找,机会自然不会跑掉。这是我在港大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教授们总是乐意为你提供各种机会,如果有心,请不要教授们对你的信任和肯定。/pbrp2014年还发生了一件较为轰动一时的事件。我没有参与,因此某一次上课,其他所有学生,教室里只剩我和教授,还有一个妹子(现在是很不错的朋友)三人,颇有一番私人授课的味道。对于这些事,我是不愿多谈论的,不黑即白,立场中立便是我的立场,冷感便是我的立场。这也是我选中文和教育的原因,心徒四壁,独善其身。而看我港大的同学,有的是冷眼相待,有的是极度狂热,冲在了第一线。我尊重他人的立场,不過也希望他们可以更客观更全面地去看待这些事情,毕竟者迷。不过说到底,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所以都是善的。拋开不谈,这些同学都是很棒的朋友,也都有各自的闪光点。/pbrp那段日子,我躺在田野里看星,列车呼啸而过,我不知它来自何方,驶向何处。/pbrbrp2015年/pp同年入学的朋友有些已然毕业,而我也继续反思着自己的职业规划。我看到周边有些朋友成为了小牛,也正大步流星踏向大腿之;也看到一些朋友志在创办自己的书店;有的朋友则仍旧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笑容整天挂在脸上。我开始思考港大究竟带给了我什么,要带我去哪里。/pp几个夜晚的辗转反侧,回看了自己几年来的照片和日记,思考良久后我想我是找到了答案——/pp勿忘初心。/pbrp2016年/pp 快要毕业了,走在校园里,看着一个个年轻朝气的脸蛋,感觉越来越不舍。五年级了,中文学院的课几乎都被我选修过了,也看着学院里人事变动变动频繁,唏嘘不已。/pbrp 说回中文学院的课,不得不跟大家推荐一下一位教授,也是唯一一个让我听课能两眼放光的教授——冯锦荣博士(冯生)。一年级可以上他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后可以上他的科技史、史。他的授课风格,真的是天马行空,而且人也很博学,不需要讲义就能讲很久很久。今年上了他的史,导修课他还要教我们画符2333(感觉学了就能抽到SSR了!大雾⋯⋯)/pbrp2017年/pp 这是在港大的第五个年头了,也成了freshman口中的超级老鬼。看着一个个年轻的面孔(嗯,我自己稍微年长一点,和最新一届的差大约7岁左右),希望他们到了毕业时能依旧如此,勿忘初心。/pbrp 还是喜欢一个人买个小面包,找个太阳晒得到的地方,细嚼慢咽。还是不喜欢去学校食堂,五年里去食堂就餐的次数,加起来不到三十次。还是喜欢一个人去山图书馆看书,那里可是有很多宝贝呢。/pbrp马上就要本科毕业啦,本来还有些不舍的。不过最近申请了master,竟然录取了,依旧是我最爱的教育和中文,太开心啦!!!好爱港大!又可以在这里多待两年啦!/pbrp-------------------------分隔线---------------------------/pp关于吃/pp作为一个最爱鱼香肉丝的人来说,自打知道这个城市的字典里没有“鱼香肉丝”一词后,我是的。于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学会了自己做鱼香肉丝!当然,学校餐厅里也没有这道菜。/pbrp 港大有很多个餐厅,根据我自己的喜好排列,是Delifrance>一念素食>庄月明>Swire Canteen>其他,其实之前因为中文学会的会房外是在Swire楼的二楼,正好对着一家印度餐厅,所以有时也会去吃,可是量和味道就……不是很符合我的口味,咳。而且那么多年来我在校内吃饭的次数可以说少于50次。更多的还是去附近的水街、西宝城之类的地方吃,甚至自己做。/pbrp之前看到一句话“唯有爱与美食不能”,完美契合我身边一众港大同学。港大有很多学生家里条件并不富裕,要一直打工攒钱。后来发现打工钱一大部分都用在了吃。买一件衣服要考虑再三,但买一份饭简直是毫不眨眼,果然吃货的世界我不懂_(:з」∠)_/pbrp关于爱情/pp中文系的女生,传统、美丽、优雅,像江南小镇的月光。/pbrp关于/pp年年都有大型,王家卫、姚明、梁朝伟、梁秉钧、龙应台、洛夫、张晓风、舒婷、白先勇……太多太多,若是真正有心想去,必能去到。/pp⋯⋯⋯⋯2016年更新⋯⋯⋯⋯/pp艾玛!今年驻校作家是严歌苓!!!严歌苓!!!啊啊啊啊奔过去啊啊啊奔过来啊啊啊啊/pbrp----------分隔线----------/pp对了,讲一句题外话,也是我希望后来的学弟学妹们能坚守的,就是不要让的那些本土极端主义、排外、民粹以及任何有关的污水波及的、讲求学术的中文系。/pbrp 这是读书、做学问的地方。如果因为文献是简体字而弃用,如果因为教授只会说普通话而不聘用,如果教授多来自而反对⋯⋯这对于学术研究而言是极大的损失和。我的一位同学说得很客观:“授课语言是不是普通话不是重点,我们应当反思为什么大学聘请了很多学者,为什么那么多文献都是来自内地的,本土的研究是不是不及内地,不聘请本地学者的理由是什么,这些才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发掘的。”/pbrp 希望未来的学弟学妹们能坚守学术界的,不要让污水这块土地!也希望一些人们明白,凡事都不能矫枉过正。/pbrbrp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对于港大的感情吧——/pp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p

  不论是港大的学生还是教授,很多都认为“如果来大学只是读书,那实在太可惜了”,因此对于题目中的“就读”二字,我也会拓宽来说。 在港大四年半,回看过去点点滴滴,如若让我用一个词去形容这间大学,应该便是“”吧。你可以潜心钻研学术;可以在舍堂…显示全部

  6.26br客观上,中大深圳确实有着很好的资源。虽说是cuhk和深大的合作办学,但是无论从制度、课程、校园、教授等多个方面来看,确实是以cuhk为主导的。虽说分校跟本部是的两所学校,校名也不太一样,但是确实和本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必要为了否认而否认。brbr我个人是比较看好合作办学的模式的,让家里有钱的考生享受到更好的资源和更国际化的氛围也没什么不好。只是这些学校还很年轻,现下可能缺乏力,希望以后能越来越被认可吧。brbr中大深圳的生源在这么多家合作办学里,算是很优秀的了,我觉得本部的同学也没必要纠结于0.1%和1%的区别,大家都是在高考的下走出来的,0.1%和1%都不容易,0.1%的人高考的时候手抖几下,失误几下,就变成1%了,不是么。要说生源,如果只看考试成绩排名和总考生人数的比例的线的生源其实都完爆各种世界名校啊,就拿hk来说,三大名校里的很大一部分local,他们的入学成绩排名放内地的很多省份,都上不了一本呢,要知道内地很多省的一本率只有百分之几。所以其实中大深圳的生源不差呀,至少不会成为这所学校的瓶颈嘛。brbr我希望两边的同学们能正视其中的区别和联系,本部的同学们能收一收戾气,拿掉优越感和,高考多考了几十分而已,不至于此。brbr至于招生时的虚假宣传,那确实不应该,不过说来惭愧,这不也是我们的一大特色么,清北华五等名校的招生老师们,哪一个不是不择手段,身怀绝技,为了争抢高分考生,不惜,,甚至,每年被坑进清北的考生可不见得比被骗进中大深圳的少。这几年我们本部难招到高分考生,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清北的老师们广大,在招生阶段采取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对高分考生连哄带骗,,千方百计他们填报港校,再加上中学的施压,甚至小地方教育局乃至的推波助澜,高分考生们面对这种种压力,多数人无法坚定自己报考港校的意愿,只得向清北的老师们低头,成为他们的战利品。这几年涉及招生工作,接触了不少活生生的案例,有感而发,虽然跑题了。我想说的是虚假宣传确实不值得提倡,但是不能因为这点就否定了中大深圳的那些客观存在的优势。总之我希望中大深圳能和本部共同发展,相互促进,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两边的同学们能够互相承认,和谐共处。brbr利益相关,本部大五狗,高考全省前0.1%brbr6.27br没想到这个问题就这么火了,先是引来了一波cuhk的,又引来一波sz的。可是我怎么感觉本部这边有些答案戾气这么重呢,而且不乏道听途说,妄加臆测之辞,未经考证就可以把话说得掷地有声。我觉得吧,人家又没说自己比我们好,也没说高分的考生应该放弃本部,去读sz,为什么我们要急着把自己的优势列出来,然后去说别人这不好那不好呢?就事论事,反对虚假宣传就只说虚假宣传就好了,何必借题发挥。我们真没资格对别人妄加论断,甚至贬低、歧视。对于一个自己不甚了解,未经调查的新生事物,哪里来的自信去指指点点。我想说这个问题的那么多条答案中还是能部分反映出两校学生的气质跟形象的,要证明自己比别人优秀,可不是靠这样咄咄逼人。学弟学妹们,冷静啊。

  6.26 客观上,中大深圳确实有着很好的资源。虽说是cuhk和深大的合作办学,但是无论从制度、课程、校园、教授等多个方面来看,确实是以cuhk为主导的。虽说分校跟本部是的两所学校,校名也不太一样,但是确实和本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必要为了否认而…显示全部

  p地级市市属院校,又逢经济不振,理应在学科建设上采取更务实的策略。/pimg src=而且,这也符合最新的中央啊:?target=http%3A//教育部将严格审批“学院”更名“大学” 纠正贪大求全i class=icon-external/i/a/pblockquote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b纠正部分高等学校贪大求全,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倾向/b,严格依据标准审批“学院”更名“大学”,切实引导存量高等学校b把精力和资源用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与内涵发展上来……/b 支持在b有条件/b的地区设立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blockquote

  地级市市属院校,又逢经济不振,理应在学科建设上采取更务实的策略。而且,这也符合最新的中央啊:教育部将严格审批“学院”更名“大学” 纠正贪大求全

  谢谢你对我们实验室的兴趣。在这里,我不便对你的入选机会做出评论,但是,我可以给出一些一般性的信息:brbr1. 对加入我们实验室感兴趣的同学,随时都欢迎联系我们。提早联系会比较有利。我们的offer通常不是一次性commit的。我们每年都通过多个渠道接触学生,每遇到一位我们感觉特别优秀的同学,我们就会迅速commit一个offer。到了后面,我们的quota就会变得有点紧张了。brbr2. 我们通常考虑录取两种同学:(1) 我们觉得你有很强的研究潜力,或者 (2) 我们判断你有非常大的机会能获得HKPFS(这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学校背景,排名,拿过多少次国之类的硬性指标)。brbr3. 对于本科同学,不一定要求有。但是,参加过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肯定是有帮助的。brbr4. 我们会向有potential的同学发出面试邀请。面试通常通过Skype进行。我们会请你描述你做过的项目,并可能就其中的细节向你提问。你不仅需要理解你在项目中使用的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为什么选择它(motivation),以及你的方法在什么条件下是不work的。所以,你不懂的东西千万不要写进简历。brbr5. 另外,我们也会了解你选择申请我们的原因,以及是否真的对CV/ML有热情。请注意:“我听别人说这个方向很火”, “我看新闻看到人脸识别,觉得很cool”, 这类回答不会被我们认为是一个靠得住的理由。

  谢谢你对我们实验室的兴趣。在这里,我不便对你的入选机会做出评论,但是,我可以给出一些一般性的信息: 1. 对加入我们实验室感兴趣的同学,随时都欢迎联系我们。提早联系会比较有利。我们的offer通常不是一次性commit的。我们每年都通过多个渠道接触学生…显示全部

  p终于被宋方老师的答案超过去了,深感欣慰。。/pp-----------------------------------------------------/ppjudge 人这种要挨骂的事情就随便说几句好了,各位看官切莫当真。/pp首先引述一下04年他在招生的时候的介绍中的评价:/pblockquote姚教授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理论计算机科学家,研究兴趣包括复杂性理论、算法分析与设计以及理论计算机科学新兴领域(例如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主要贡献有基于复杂性的伪随机数发生理论、密码学和通信复杂性等。其工作促进了计算理论的形成,在包括计算几何、深度不变的布尔线复杂性、数据结构分析以及量子通信等许多领域确立了新的方法的理论和有效的技术。开创了通信复杂性领域,了分布计算通信开销的实质。设计了快速量子算法以及量子密码协议安全性分析的数学工具。/blockquotep姚期智先生拿 Turing Award 的理由是他在密码学(包括伪随机性)的一系列贡献(不做密码学就不乱说话了),以及作为通信复杂性理论的建立者。至于在量子信息科学方面的工作,过誉是肯定的,但是称为这一方面的毫不为过。近期的工作应该部分转向了 auction theory(见前年 SODA 的工作)。当然姚并不是的最高产的几位学者之一,如果统计一下历年的 STOC 和 FOCS 的话。/pp而他从 Princeton 全职回国之后的主要贡献应该说并不是在学术上,而是在客观上来说毫无疑问丰富了国内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方向,而且也对国内现在过于偏重工程的总体氛围算是有益的补充。在引述一段 mitbbs 上找到的 04 年的招生广告:/pblockquote大学计算机系邀请到图灵获得者姚期智教授来我系作讲席教授。讲席教授是一个小组,除了姚教授外,还有另外6人(今年增加到8名),均是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一流学者。小组每年在我系工作时间之和不少于10个月。他们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帮助我系培养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博士研究生,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跟随国际一流大师学习的机会。我们希望选择一些基础理论比较好,尤其是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并且愿意到我系读直博的大三学生,跟随姚教授及其小组学习,以后到我系直博。基本要求就是要有比较好的数学基础,并愿意从事基础理论工作。/blockquotep在此之前,国内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大部队都集中在逻辑或者语义学(比如中科院软件所现在的几位院士),而在算法、复杂性理论以及现代密码学方面从业者寥寥(比如复旦的朱洪老师)。在此之后,则有了算法博弈论和计数复杂性等一系列华人学者具有一定影响力(作为参考可以看看 Simons Institute 相关的项目的邀请人名单里面有多少华人:?target=https%3A//simons.berkeley.edu/programs/counting201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mons Institute for the Theory of Computingi class=icon-external/i/a)的方向。以及十年前的一系列顶尖工作(比如邓小铁老师和陈汐老师的 FOCS 2006 最佳论文),和一批优秀学者,比如陈汐,陆品燕,季铮锋(STOC 2010 最佳论文,间接算进去吧)。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陆品燕老师从和 MSRA 离职后,在上财新成立的 ITCS,可以认为姚当年在的影响力进一步放大。以及交研院近年来在本科生培养上的海量投入,这两三年的本科生中了数篇 STOC(比如今年和去年)。可以说这十年读本科(主要是,可以顺便加上上海交大)或者读博的相关学生,绝大多数都受到了姚回国后直接或间接的正面影响。尽管国内(美式)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总体现状也只是比令人堪忧好上一点,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往好的一面发展。/pp如果姚在安度晚年的话,那么他毫无疑问会是同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之一,但是符合条件的名单上可能有着十来个人。而他回到中国的话,能做的事情和影响力要大得多。至于,现在相关领域的学者并不多(我知道中央研究院有几位做的不错),加上的体量,应该说回去并不是比好的选择之一。何况按照的说法,姚本身就是现在并不那么被看得起的外省人。日本本土尚有拿过 Godel Prize 的 Seinosuke Toda,中国本土有位 Turing award 得主是好事,而且因此受益的这一两代人必然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拿到更多的学术荣誉。/p

  终于被宋方老师的答案超过去了,深感欣慰。。-----------------------------------------------------judge 人这种要挨骂的事情就随便说几句好了,各位看官切莫当线年他在招生的时候的介绍中的评价:姚教授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理论计…显示全部

  我是人 英國本科碩士工作 我個人經驗談brbrbr無論還是英國 如果讀研是為了將來留下找工作 那麼選一個自己想要工作生活的地方brbr找工作 說難不難 說容易也不容易 金融競爭激烈 就算留過學回來也沒有優勢 本地學生更不用說 金融以外的話 國內前景還比較好brbr英國找工作非常不容易 就算是 Oxbridge Russell Group 的大學也沒有保證 尤其是需要工簽brbr如果是打算回國的 那麼選一個自己可以增廣見聞的地方brbrbrbr現在的情況 的確有點麻煩 但是我覺得大部分的人都不討厭內地 例如 我有很多朋友是內地不同省市的 我的朋友也有內地的朋友 不過對國內的文化完全不了解 我也是最近才從一個國內的好朋友才知道知乎 你們會覺得很好笑 不過是事實 你們也不會像人爬高登論壇 所以只要你願意和人交流 學幾句廣東話 肯定可以交到朋友 如果你不願意 的大學裏都很多國內學生 也不愁 brbr在英國唸書可以吸收體驗多少 要看你本身英文程度和個人努力 文化語言的差異 不可能在短時間改變 可是只要勇於嘗試 你可以看到英國美麗的一面 不過倫敦和倫敦以外非常非常非常不一樣 你要想像成是和中國那種差異brbr你也要這麼理解 碩士本來在很多大學就是一種賺錢的方法 不論英國 第一等大學 還是最差的 也有這樣子的情況 唯一的分別是在學校的資源 英國學院的資源一般都非常非常的好 很多圖書館是24h 另外學校的老師多願意幫助學生 個人覺得 老師教授比較願意花時間在學生上 英國的都忙著做研究 他們比較鼓勵你自己研究brbr不知道你想念什麼科系 所以只能大概說說 希望可以幫你 如果你決定來 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歡迎你來讀研

  我是人 英國本科碩士工作 我個人經驗談 無論還是英國 如果讀研是為了將來留下找工作 那麼選一個自己想要工作生活的地方 找工作 說難不難 說容易也不容易 金融競爭激烈 就算留過學回來也沒有優勢 本地學生更不用說 金融以外的話 國內前景還比較…显示全部

  毕业满一年了,现在回头想你可能需要做这么几件事:brbr第一,做一套西服。对,是做一套,而不是买一套。国内现在有不少好的定做西服的地方,而且价钱也不贵。如果你在的城市没有特别好的裁缝,可以来再做。个人推荐一家在尖沙咀的裁缝店,Sams Tailor, 性价比非常高。在正式场合穿得体面很重要。虽然你会发现校园里有为数众多穿着G2000的人,但是在正式场合还是要注意形象。brbr第二,学习一下西餐的知识和就餐礼仪。大多数还不错的西餐厅是没有中文菜单的,而且服务员一般讲英文(或者广东话)。在读书这种比较正式的餐会会有不少,到时候不会点菜或者拿错刀叉就尴尬了。brbr第三,下载一个openrice,版的大众点评,会极大帮助你了解周边觅食场所。如果是高富帅/白富美,最新版的《米芝莲手册》也请先备好。brbr第四,学会如何别人。无论是学长学姐拉你加入还是亲戚朋友托你买苹果手机,勇敢说不而不伤和气都是重要技能。brbr最后,阅读《防学长勾搭指南》。迎新活动里面埋伏着为数众多饥渴的学长,不是说他们品行不正,而是不要相信促销活动,等开学两三个月之后了解清楚了满满挑也不迟。。。(男生可以在新生群里加紧勾搭姑娘,不然都是学长的了)brbr=========================================================================brbr好吧,还得回答一下你的问题。brbr1. 关于英语。听得懂看得懂和运用游刃有余是两回事。高考145分接收信息应该没有问题了,但至于能不能和native speaker交流自如,能否写出信达雅的论文还得看个人修为。尤其是你上偏人文一些的课程时,英语水平高下立判。所以利用假期提高英文水平绝不是坏事。更何况长远来看无论你出国还是留在找比较好的工作,英文好都是必要条件。brbr2.关于广东话。中文大学应该是有必修的广东话课,这个你不必担心,来了再学也行。并且毕竟语言差别不太大,学起来也快。当然广东话只是为了帮你拓展个人社交圈,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所以不学也没什么关系,一年之内你听着听着也差不多懂了。身边很多大学毕业也不会广东话的朋友,但并不觉得他们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brbr3.有位朋友说本地同学学习不行。但是我觉得你不能和一般人比。你作为内地的前0.1%,如果把自己和前20%比,出息在哪?其实这个地方阶级分化的很厉害,和普通学校的比确实内地来的更好,但是如果你恰巧碰上喇沙、拔萃、St.Joseph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不仅成绩好,而且长的帅,你可能会觉得自己也就一般水平了。当然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商科、法律、医学等专业,如果是理工科,内地学生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brbr4.学费大概12到14万,生活费按一个月3000到4000算,住宿(有宿舍)一年大概1万2到1万5。如果有全自然最好,如果没有的话赶快去申请宋庆龄学金。另外成绩好会有在校的各种学金。虽然和国内比贵不少,但是应该也不会有太大负担。

  毕业满一年了,现在回头想你可能需要做这么几件事: 第一,做一套西服。对,是做一套,而不是买一套。国内现在有不少好的定做西服的地方,而且价钱也不贵。如果你在的城市没有特别好的裁缝,可以来再做。个人推荐一家在尖沙咀的裁缝店,Sams Tailor, …显示全部

  我在中文大学读了1年的社会学硕士(CUHK社会学系QS全球排名26,大中华地区最强的,其实这个排名也跟硕士项目没太大关系= =+brimg src=首先/b,最大的感受是辛苦!学习生涯最用功的时候大概就是在港中文这一年了。真不是夸张!数学好的文科生的高三并不辛苦,文科生的本科也都是写写论文,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本科四年感觉轻轻松松就过来了。/pp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硕士这一年看的论文比本科多太多了。/ppProgramme Director上的社会专题探讨,每堂课的required readings 都有3,4篇十几页的全英论文,一开始完全不能handle ~~~看到十几页英文就头皮发麻,不要说很多专业词汇不认识,就是单词全都看得懂,连在一起也不知道论文到底在讲什么。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看~~一遍看不懂看两遍,两遍看不懂看三遍~~一开始那段时间很不能适应。压力大到不行,分分钟觉得自己要毕不了业。/pp除了看,辛苦还体现在一个点,就是写论文!说实话,国内本科阶段的论文一大抄~~除了毕业论文,平时的课程论文,学年论文都不会查重的,写起来得心应手,基本是八股文,文献回顾就能洋洋洒洒几千字,理论依据又是几千字,再研究方法,对社会现象存在的问题提点意见~~写起来so easy~~/pp但是在读书写论文,真的是一点都不能抄!对社会问题的看法都只要写你自己的观点看法。每篇交上去的文章都是要查重。格式规矩也很严格,写得不好还会被prof.叫去面谈(深刻记得期中 去和programme director面谈的情景= =+不过学到很多东西,期末分数就很高了。/ppProf.有一句线k字的论文都是废话,是啰嗦!后来工作中看了很多国内的硕士论文,收录在知网的,很多都不忍。我一个外行人看其他专业的硕士论文,都觉得我能写的比他好。。/pp当然,写论文还有一个点是语言,毕竟英语非母语,很多话用中文能表达的清楚,用英文就要考虑遣词造句,考虑专业词汇的使用,也许两个英语单词都可以,但是哪个更专业。写一篇论文还是很费时间的,老师给三周的时间绝对都是要抓紧利用的!(这里插一句,不要看上课都是晚上,但是其实白天你也不会很空的。有很多group discussion,有很多要看)/pp社会学硕士prof 允许内地学生课程论文用中文写,但是既然来都来了,有英文,我还是觉得不要放弃这种锻炼自己的机会。/pp其次,这里的师生关系简直好到不行。本科四年其实并没有见过几次校长(好吧,其实我连校长长啥样都不知道)但是一年,不仅和校长合影,和校长一起在食堂吃饭,参观校长的家,follow 校长的cebook~~见到校长也直呼其名。这是之前完全不能想象的啊!沈萌萌真的是很萌啊!完全亲切无距离~~/pimg src=人手一张和沈萌萌的合影~~/pimg src=张德胜教授也是大牛,但是超nice!!的prof.都很平易近人,但去翻翻人家的或者cv就会发现都超牛!/ppb好了/b,学习说完了,/pp中大的校园,就是本科在一个3118亩(2,078,666平方米)的学校,在平地上,大就大点吧~~~来了港中文,137.3公顷(1,373,000平方木)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也实在是难的,关键是都是山啊!天天上学在爬山啊!对于一个体育从来没及格过的人来说是多么痛的领域。好在校车还是很方便的。什么的不多说了,直接上图好了。img src=充满童趣的校车司机/pimg src=曲径通幽处~~/pimg src=小时的通宵图书馆underground~(图书馆)不过图书馆步行范围内都有食堂~~img src=夕阳西下~~/ppb第三/b想说的是这里的包容并蓄,学生的度很高~~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声音~~/pp有图有,就不多说了/pimg src=第四/b:作为吃货,少不了吃。其实工作之后会发现,学校食堂还是很价廉物美的。不要用内地大学食堂的价格去衡量,但是和外面吃个味千拉面还要加服务费,或者一顿小南国没点几个菜吃了800+HKD相比,真的是便宜太多!味道也还是ok的~至少没有地沟油·/pimg src=大学站的美心~~/ppimg src=我的最爱之一~酸汤肥牛米线~~br/pimg src=这个就忽略吧= =+青椒肉丝套餐,30hkd,再也没有第二回。/pimg src=社会学信和楼后面的李慧珍楼的café的 帕尼尼!也是我上课之前吃的最多的晚饭之一~~br/pimg src=范克廉每周三的口水鸡,可是要靠抢的!!!/pimg src=不爱吃米饭星人觉得 食堂的米线简直是真爱!/ppimg src=快毕业时候,和声书院新开的食堂的披萨!味道不错的~~/p

  我在中文大学读了1年的社会学硕士(CUHK社会学系QS全球排名26,大中华地区最强的,其实这个排名也跟硕士项目没太大关系= =+

  ,最大的感受是辛苦!学习生涯最用功的时候大概就是在港中文这一年了。真不是夸张!数学好的文科生的高三并不辛苦,文科生…显示全部

  谢谢提问者关注我们的工作!我就评论三点。brbr一是,确实我们花了很大精力历时两年半才搞出这篇文章,非常不容易,值得庆祝。有了零的突破是很大的鼓舞,最重要的是给师弟师妹们摘掉了popl的神秘感,有利于大家齐头并进。就文章本身内容,最重要的take away message就是我们提出了online collect partial trace and offline infer full trace的策略,确实比online collect full trace要有效的多。不过不可否认,我们的算法在实际系统中的实用性还有待扩展,因为我们依赖大量的static analysis,但现代的软件有太多的dynamic features以及可能还是cross languages,都很难处理。不过瑕不掩瑜,思考角度上我们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能为后续的工作开辟新思我就很开心了。让我们拭目以待。brbr二是,科大在杨老板的掌舵下,正在全速向big data亚洲领先迈进,PL和system研究的投入短期内应该不会增加。我们去给杨老板讲我们的程序分析,杨老板钦赐software AI名字给我们的技术,我们其实是无限光荣的。当然也可以看出短期内PL作为依附的地位应该不会变化。brbr三是,不过我们找到了更好的提高自身地位和影响力的方法,那就是造出切实可用的系统来make industry impact,而不是光发。学校不重视,我们可以创造价值让他们重视嘛。其实你看我们除了这篇popl已经很久没发了,原因嘛自然是想憋出更重要且有实际影响力的work :。brbr最后是,长远看,3-5年,我觉得科大的PL一定能有很大的进步,因为现有的Charles和SCC的学生都很努力,近几年拿了好几个distinguished s。至少我们目前够资格邀请到Tom Ball, Barbara Ryder, Marry So, Tom Reps等大牛来访,也算冲出亚洲的第一步嘛,:

  谢谢提问者关注我们的工作!我就评论三点。 一是,确实我们花了很大精力历时两年半才搞出这篇文章,非常不容易,值得庆祝。有了零的突破是很大的鼓舞,最重要的是给师弟师妹们摘掉了popl的神秘感,有利于大家齐头并进。就文章本身内容,最重要的take away m…显示全部

  b图多杀猫杀流量。/b中文大学一步一景,毫不夸张。随便网上找几张图大家感受一下。brimg src=很少有人经过的校名所在地,,,基本上只有专门拍照才会去。img src=大学MTR站一出来,任何一条上山的走走都能看到的湖边拍的。湖叫未圆湖,亭子叫合一亭。brimg src=中文大学三大创校学院之一的崇基学院是资助成立的,因此有一个。img src=未圆湖的一处出口。brimg src=未圆湖畔的秋色img src=在吐露港对岸向中文大学方向拍的全景。brimg src=这个地方很有名,叫“天人合一”,应该是口耳相传的名字,因为并没有在哪里看到写着“天人合一”的牌子。然而的确很有天人合一的意境。brimg src=最后来个俯瞰brbr以上图来源均为网络。

  中文大学一步一景,毫不夸张。随便网上找几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很少有人经过的校名所在地,,,基本上只有专门拍照才会去。大学MTR站一出来,任何一条上山的走走都能看到的湖边拍的。湖叫未圆湖,亭子叫合一亭。 中文大学三大创校学…显示全部

  可能大家都没见过这位同学。非常凑巧我在暑期出差,百无聊赖,看了一下湖南卫视,那期应该是《天天向上》,主题就是高考,并请了各个省的高考状元。其中可能就有这位辽宁的文科状元。当时这位小姑娘就在节目中表达了她的困惑,因为她身边的绝大多数人都劝她去念大学,或者去北大念管理、经济或金融之类的显学。但是这个小姑娘依旧表达了对中文特别是文言文、传统文化的爱(并不是激昂,而是一种深沉和沉醉)。brbr 没想到居然在知乎上看到她的消息,也为她勇敢的选择而敬佩,有所舍才有所得。她的境界或已超出了舍与得,就是爱与不爱,喜欢与不喜欢这么简单。这种简单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更是一种奢侈,自信无所。/v_show/id_XNTkyODg4MTA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天天向上-《青春派》剧组来做客 那些年我们经历的高考青春i class=icon-external/i/a(59分钟左右)brbr 大学给我们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去尝试、去发掘心中真正的爱好。大学生之所以如此受关注,是因为大家把他们设定为一群没有被污染、没有被生活压力的人。大家 期待他们在这种没有的条件下,在快乐的土壤下,把自己的天性发挥到最好。在这种条件中,在这种如蓓蕾花开的年纪下承载我们的希望。她的选择不就是一个本来普通而又勇敢的决定吗?这才是简单而又不简单,才是奢侈。brbr 另外,不要小看了中文系,也不要小看了北大,月亮不总在别处圆。brbr补充:看到了一篇博客,非常好。s/blog_66392de50102egnr.html%3Ftj%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写给欲采访刘丁宁事件的i class=icon-external/i/a

  可能大家都没见过这位同学。非常凑巧我在暑期出差,百无聊赖,看了一下湖南卫视,那期应该是《天天向上》,主题就是高考,并请了各个省的高考状元。其中可能就有这位辽宁的文科状元。当时这位小姑娘就在节目中表达了她的困惑,因为她身边的绝大多数人都劝她…显示全部

  1.高富帅 vs 屌丝 br高富帅就不要求职了好么!高富帅的正确径是:海外+social、social、social+探讨60年代摇滚乐与运动的关系+趴体+爱护小动物fund raising+毕业了+发一篇“我在伦敦/纽约/郑姆斯特丹学到了什么”的日志祭奠青春+挑单位+挑岗位+入职+全世界的庙里面+全世界海边+gym+迎娶白富美+踏上人生巅峰。。。 brbr屌丝的合理径是:国内+跟着屌丝师兄social、social、social+探讨80年代伤痕文学与运动的关系+圣诞舞会(学活东厅的节奏)+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找工作、找工作、找工作、找工作、找工作+毕业了+发一篇“我在教二草坪吃西瓜”的日志祭奠青春+入职+上班、上班、上班、上班、上班、上班+接盘土肥圆+生娃。。。brbr就业市场上的屌丝:没local户籍、没家庭关系,空怀一腔热血,每日早起梳妆,30块钱的洗剪吹抹油,拉上万年不解开一解开就系不上的温莎结领带,丧家之犬般流连于招聘会、宣讲会、pretalk、行测笔、专业笔、HR面、群面、单面、case面、结构面、MD面等,奴颜婢膝,任尔。 brbr量子力学说万事乃定义在希尔伯特空间上的概率,求职这厮更进得一步,扒开你的嘴巴,硬生生塞进去四个字:“条件概率”,E(X户籍、家境、性别、abso-f*cking-lutely unpredictable randomness)几何?只怕是辛酸泪、言。 brbr2.卖方 vs 买方 br有人说“在卖方眼里,其他卖方都是;在买方眼里,所有卖方都是”,我举腿赞成。有位哥们儿说得好:卖方不需要正确,卖方只需要讲故事,归根结底就是sales。说到卖方,每每听到或者看到小师弟小师妹们对于big name的向往,以及满眼羡慕地道出“投行是我的梦想”的时候,我不由得在心里给《货币战争》等一线金融名著点了一个赞。 brbr买方里,基金觉得银行,银行压根儿懒得理基金,外资和内资互觉对方是,五大行觉得股份制是,股份制觉得城商行是,城商行觉得楼上的都是穷逼。大家只在两点上有共识:1、保险是;2、券商资管也算买方?brbr3.一级市场 vs 二级市场 br面一级市场的时候说:“我觉得一级市场业务才是帮助了实体经济,二级市场是。最近的钱荒知道不?还不是那帮做非标的资金空转搞得,这么搞下去,泡沫迟早要破!到时候还是要回归到一级市场服务企业这里来!” brbr面二级市场的时候说:“二级市场提供了价格发现的作用,很有发展。最近的钱荒知道不?那帮做投行的没IPO想疯了,乱给房地产做,搞得我们现在吃负carry!交易不要做了!去年买了个表的” brbr4.case面 vs 专业面 brcase面里谨遵:一捧、二追、当leader。第一、张嘴便是“正如王大锤同学所提到的。。。”;第二、不当leader、不当time keeper,勇当topic keeper,不论是某人过于A,还是就是遇上逗比了,几乎每次case面一定会出现无逻辑、跑题的现象,抓住逻辑断点开始猛攻;第三、我缺乏leadership,不出头最好。 brbrcase面里忌讳:一show、二犟、讲话。第一、通常HR的专业背景和我们不同,求职是一个从“为自己学习”到“为他们工作”的转变,考虑他人感受是第一要点,show专业能力可以放到专业面里去。一次面试里我见过一个光华的逗比说“我物理竞赛入选国家、我精通多元统计分析,尤其擅长PCA和因子分析”,卒;第二、能拿来做case的题目一定是没有绝对的,守着自己的观点而听不进别的意见,不是“彰显立场”,是;第三、来面试就是来卖嘴皮子的,还没轮到你卖脑子卖脸的时候。 brbr专业面大忌:说假话。可以,不能胡编,如果不知道,也要尽力说说思。面固收研究员的时候被问到一个概率问题,做不出来,只好说“我觉得要用Bayes Law”,蒙混过关。面金融市场部的时候见过某国海龟,大谈人民币on shore衍生品业务,满嘴跑火车,连我一个小intern都能听出漏洞,更何况是金融市场部的老大呢?卒。brbr5.实习 vs GPA br个人认为硕士求职阶段,实习经历大过GPA。作为个人能力的体现,指标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可比性”,由于地域、学校、课程以及个人重心的差异,GPA的异质性较大;相比之下,实习是学生的同质目标,其level、做过的事情都是其质量的衡量。除了某行因为GPA原因跪了我之外,其余的地方,实习对于我的帮助远远大于GPA。作为一个本科时代的“学术狗”、“求实狗”,几份实习给我更多的可能是脱去“学生气”锻炼,在求职过程中能更坦然。 brbr6.外资 vs 中资 vs 国企 br外资就是那种noble cool狂拽炫酷叼炸天的big name,我太愚钝,big name不敢投。只有一家,凭借万年不用的广式英语和自学成才的三脚猫财务功夫,杀进了MD talk,最后被犀利的南亚英语问成狗(老板我真的听不懂你在说啥呜呜呜),果断被kick out。再次给诸位big name大佬深跪不起。(PS:他家没户口,请外地屌们慎重选择) br中资机构就是五花八门啦,爱恨情仇详见“卖方 vs 买方”环节,总结一下就是:银行真TM是土!豪! brbr首先,请允许我给国企磕两个头。可能是由于我小白脸的逗比长相,面的两家国企都的让我走到了最后。然后,国企可以再逗一点么?!全程不考察专业知识你是要闹哪样?!大概就是“小伙儿几岁啦+有女朋友么+爸妈做什么的呀”的模式,然后就。。。结束了=。=,我对不起这种单位我实在不敢去啊。 brbr7.理工背景 vs 金融背景 br我想在这里对当年忽悠我进入科学的老师们、亲朋们送上一句真诚的问候:你大爷!如果有理学院的师弟师妹们恰巧看到了我的日志,师兄送上一句祝福:快跑。 brbr求职中我没有找quant这种逆天的炫酷职位,主要找的是trading,定位于”懂理工的金融屌丝“。由于我坑爹的”伪理工“背景组合,简历通过率低得。几乎所有国内的大机构,统统没过简历关。当然,数学和编程的背景在后续的专业笔试、面试过程中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这又怎样呢?多数机构根本不愿意给我一个笔试的机会。 brbr8. General vs Focus br工作应该泛泛找,还是专注找?在这个问题上,我自己没得选择:专业、实习、资格考试配置把我在了一块很窄的求职面上。既然turnover做不上去,就只能想办法提margin。turnover取决于禀赋,至少在求职季开始时已经基本决定了,提升空间在于margin上。想提margin也不算太难,毕竟你只需要比另一个求职者知道得多一点点就好,我自身比较得益于利率产品和利率衍生看得多一些,国债期货这么火,跟人侃侃行情,基本可以hold住。 brbr9.结语 br学校里动辄教育我们要”创新“、”突破“,大二学生就要开始做“创新计划”。我天资愚钝,总以为,相比于创新和突破,理解现有体系的完善与合理更加可贵;相比于打破规则的果敢和英雄主义情怀,坚守规则的冷静和更值得赞颂。每个人生来都是仰望星空的理想者,却少有人可以脚踏实地做实事。求职是这样一个过程,他让我、让我、逼我做出选择、承担后果,也让我发现。未来的,可以曲折,可以,可以希望,甚至可以,但最重要的是,不可以停下。闲言碎语写到这里,工作也就找到这里,2013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1.高富帅 vs 屌丝 高富帅就不要求职了好么!高富帅的正确径是:海外+social、social、social+探讨60年代摇滚乐与运动的关系+趴体+爱护小动物fund raising+毕业了+发一篇“我在伦敦/纽约/郑姆斯特丹学到了什么”的日志祭奠青春+挑单位+挑岗位+入职+全…显示全部

  三本学校的大一学生想考大学的研究生,应如何充实自己,增加被录取的筹码?大一应该为考研做哪些准备?

  分享我申请港大但失败的经历,希望有用。br一、申请条件br1.学校背景:本科双非,普通二本A类学校2012级;br2.成绩:共77门课程,GPA3.8+,算术平均分90+,连续四年专业内排名第一;br3.英语:雅思6.5分;br4.学金及荣誉:国家学金、沈阳市大学生市长学金、连续四年校一等学金,优秀毕业生、沈阳市大学生标兵、校优秀学生干部;br5.科研:参与教改某项目,参与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各一项,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前期全部工作;br6.实习:某小学,共两次,第一次从事教学行政工作,第二次教授四年级语文并兼任班主任,两次均满一个月;br7.志愿活动:共两次,分别在市图书馆和市捐赠中心,均满一个月;br8.学生工作:负责人、学院学生会某部门副部长、班委,有负责大型活动的经历;br9.证书:CET-4、CET-6、计算机国二(C语言)、普通话一级乙等,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治疗师(中级),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学位;br10.课外活动: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亚军团队,主持赛、风采大赛、舞蹈大赛等活动均获;br (以上各项条件均有有效证明)br11.签约中介:新东方前途出国项目组VIP服务(不是广告)。br二、申请中的改变br为了确保有学可上,在申请过程中临时决定考研(学硕)保底(拗不过家长,万般无奈……),于是在四个月内经历了考研复习、初试通过的全过程。与此同时,关于读研选还是选,与家人发生巨大分歧:家人倾向于选,一是心疼我独自在读书辛苦,二是学硕毕业后考博读博均较容易,而授课型硕士毕业后在海外申请博士的难度大且读博的时间成本高(职业目标是大学老师);我铁了心去读研,原因很简单,港大是我的校。br妈妈表示中立,我与爸爸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各退一步,决定只申请港大和港中文(由于与中介签订的是VIP服务,所以申请学校的数量和专业都由我决定)。一方面申请难度很大(我的学校背景很弱,雅思成绩也不够突出),另一方面我的综合条件不错(GPA很高,软实力也较强),所以当时的想法就是“听天由命”吧,要去就去港大和港中文这两所牛校,不然就在口读研。br结果是,港大的两个专业都,港中文的两个专业都给我发了“卡”。(了解硕士申请的人都明白,以我的条件拿到港大或港中文的offer,都是较有把握的。可能真的是命?……)br三、申请经验和教训br1.如果申请条件中有硬伤,请尽早准备,争取在其他条件上获得优势。br2.通常留学态度有两种:其一,有offer即可;其二,非某校不去。到了申请后期,我的态度由第一种转变为第二种,所以城大、浸会、教育学院等校都没有申请。教育学院的教育专业在全世界排第十二名,但由于专业单一而不参与学校综合排名,起初是我的“保底校”,最后没有申请。如果我申请的话,极有可能现在就在教育学院读书。所以,请根据自身条件、职业规划等确定自己的留学态度。br3.提高GPA、考雅思等一系列准备过程绝不轻松,对于像我一样的非学霸而言,请做足心理准备和信息收集工作,并下足狠心。br四、申请收获及br1.关于目标br由于从小到大的学习成绩、家境、综合素质都还说得过去,所以对什么事情都不太在乎,这是导致我高考滑铁卢,仅仅考取二本的根本原因。br大一上学期过得特别颓废,独自在离家千里的大东北求学、高中的好朋友们各种211和985、在一起三年的初恋因为异地而消失不见拉黑我、坐在湖边学会抽烟、晚上对着小台灯看红楼、白天睡觉翘课……br大一下学期偶然间翻到了港大的资料,被她的学术氛围和治学所吸引,由此开始了我的“港大之”:对重要的事情在乎起来了!或者说,有了真正在乎的事情!br讲真,申请条件中的每一项都是我精心策划的。以GPA为例:当时查资料了解到均分85较有希望拿到港大的offer,结合自己是二本出身的现状,我将均分90定为长期目标;再根据课程难度、老师给分状况等,确定每学期的均分目标,以及每门课程的小目标。事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因为我最终达到了均分90的目标。br2.关于行动br我曾是一个意志力薄弱、执行力很差的人,简单说就是“吃不了苦”。在港大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并努力改正缺点,以求突破自身的局限性。br以雅思为例:某个暑假曾在新东方封闭学习一个月,但效果不理想(吃住学习都在酒店,学费不便宜,学生们普遍家境不错,大多都满不在乎地、上课睡觉,我也没能免俗……尽管之前英语成绩不错,高考130分左右,但真的没有卵用……);后来想上网课,爸爸强势反对(中年人认为网课只为圈钱,太不靠谱),于是被送到了新东方北新桥校区的VIP一对一课堂(真的不是广告……)。当时是大三下学期,专业课多且重要,只好每周末坐火车从沈阳去上课,周六日两天学习雅思,周一再回学校过白天上课晚上学雅思的生活,大概持续了四个月,雅思水平终于有了质的飞跃。因为家长过于保守且强势,所以我采用的是性价比极低的一种学习策略,好在目的基本达到了。我想说的是,在学校课业压力大的情况下,每周去外地上课,甚至在火车上背单词听听力,常痛苦的过程,对当时的我而言无异于“动心忍性”,但我都做到了。与之前的我相比,对事满不在乎的“娇小姐”变成了为梦想敢拼且能拼的“女汉子”,我很自豪。br3.总结br虽然我没有拿到港大的offer,但我由衷地感谢这段为自己设定目标并且奋力拼搏的经历,由衷地感谢那个为理想而一往无前的自己。br我的校赠予了我能够获益一生的财富。br如今我在家乡省份读研。没能入读港大,会感到惋惜,但毫无,因为我不曾荒废时光,不曾挥霍资本;因为这里使我离职业理想更近一步,是当下的最优解。brbr今年春节是在三亚度过的,就近去逛了一圈。附上当时拍的同一地点的两张照片以及写下的一段话,作为这篇长文的结尾吧:img src=——一座极适宜闲逸地享受生活或者孤注一掷地搏命,却极不宜居的“围城”。br在这繁花似锦的弹丸之地,生活与谋生、理想与、前程与宿命的界限,这般清晰,又那样模糊。br敬自己一杯酒,为昨日的努力与今昔的选择。br送自己一捧花,祝我的人生有诗有歌美如画。brbrps.这篇回答可以说是鼓起勇气,讲出了我与港大的故事,如释重负。br如果有看客,那么请你珍惜我将心间宝贵之物拿来分享的勇气,也请你尊重我持续近四年的努力。br回答中涉及隐私问题,不想被知乎之外的人看到,敬请“过目即忘”嘻嘻嘻(❁´◡`❁)*✲゚*brbr一直在努力的小仙女,怎么能不爆照呢?img src=谢谢你看到这里,比心心(。・ω・。)ノ♡

  分享我申请港大但失败的经历,希望有用。 一、申请条件 1.学校背景:本科双非,普通二本A类学校2012级; 2.成绩:共77门课程,GPA3.8+,算术平均分90+,连续四年专业内排名第一; 3.英语:雅思6.5分; 4.学金及荣誉:国家学金、沈阳市大学生市长…显示全部

  我虽然只是港漂本科生,不过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些经历来回答你的问题。brbr 首先我也刚刚在朋友圈上读了你所提到的/s%3F__biz%3DMzA5MTAxMjEyMQ%3D%3D%26mid%3D210583391%26idx%3D2%26sn%3Dab2d58fcb2f7ce260709946e3af19ac9%26scene%3D2%26from%3Dtimeline%26isappinstalled%3D0%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请将我遗忘——一个7年港漂的心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篇文章,我的朋友圈几乎被它刷屏了,大多数朋友表示基本认同。brbr 原文中,作者对于放弃最终选择在深圳追逐自己梦想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brblockquote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如果人民币开始国际化,深圳上海金融业开始腾飞,的未来在哪里?br/blockquoteu第一点,很显然,如今的已经不再往日的辉煌了。/ubr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地位在新加坡,深圳,上海崛起的同时已经岌岌可危。如今的在很多方面已经处于一个发展饱和,或者几近被垄断的状态。br 此外,由于“太过”,导致很多新兴发展计划十分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例如:brullib西九龙文化区规划 /b从1998年最早被特首在当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经过多年的讨论与表决,最终在2010年才成功出台。/lilib启德发展计划/b 从1998年启德机场作废,通过无数次提案与否决,至今仍然是一块只能从地下隧道走车的一块空地。br/li/ul 很难想象在寸土寸金的会有这种事情发生。br 所以无论是原文作者还是我平时接触的一些教授和商界人士,他们都说过,要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是最大的。brbrblockquote对于一个没有家庭背景,没有祖辈积累,只有一些梦想和一股子拼劲的年轻人来说,于我,真的有一种有劲无处使的逼仄和感。br/blockquoteu第二点,关于在打拼的一种紧张与。/ubr 在我来读书之前,我踌躇满志,曾经设想过在读书工作,拿到的永久居民身份证,把自己的家安在是一件多么美好又骄傲自豪的事。然而来了不久之后,这种想法就减淡了很多。brbr 我认为真的不是一个适宜安家,永远生活下去的地方。因为这里的生活紧张,拥挤,快节奏;更是因为这里的房价。感受一下最近的新闻。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house.21cn.com/news/a/2015/0205/09/29009425.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美国公布全球房价排名 居首未入前十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163.com/15/0616/11/AS7PEV5500014JB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第一季度楼价升近19% 涨速全球第一i class=icon-external/i/abr 九龙和港岛,700尺(70平米)的普通房子大概800~1000万港币,如果住进高档小区的“千呎豪宅”,那个价格真是想都不敢想。而且的生活物价要比贵很多,所以对于我们港漂来说,也许奋斗了一辈子,也不够在买一套房子安顿下来。让人看不到前方的希望。brbrblockquote你看不到它的存在,但你能清晰感受到它,感受到那种表面彬彬有礼实际拒人千里外衣下的防范甚至。这种行为的潜台词非常生硬和冰冷:你不属于我们。br/blockquotebu最后一点,也就是你重点在问的一点,有没有对港漂差异化对待。/u/bbr 首先要承认的一点是,我们虽然到了读书,不过我们身边接触最多的,生活在一起,玩在一起,最合得来的,也都是来自的港漂们。和本地学生的接触相对较少,也不怎么深入。尤其是研究生,百分之八十都是的学生,更是无所谓了。brbr 而且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身边的local学生们还是很不错的。他们很希望和你打交道;他们会用蹩脚的普通话和你聊天,和你说笑;他们会叫上你一起去打球;他们在和你讨论学习的时候总会认真的使用英语,不希望有人听不懂;当他们有活动的时候,总会叫上我们学生,不希望我们被排除在外,尽管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不去。brbr 在生活上,我也去过麦当劳,百佳超市,各种餐厅酒店商场,我也一直用普通话和他们交流(尽管我也会些粤语),我的感觉是,整体上讲他们的服务态度很不错。我自己在小饭店吃饭的时候,老板娘会用普通话笑着和我聊天;我第一次坐小巴车的时候,司机大叔会好意的用普通话问我在哪站下;我刚到学校满头大汗和爸妈找宿舍的时,会有过的学生用普通话仔细地告诉我们怎么走。brbr 至于文中提到的白眼,我可以说,偶尔会有,但只要你提前有一个心理预判,你会发现带给你的温暖多过。brbr结尾会附上一些和本地学生相处的图片,应该更有力一些。brbr 综上br 无论是当作一个出国或者找工作的跳板,还是当作一个接触不同文化学习更多知识的途径,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要你认为在读研有优势,就不要担心自己会因为这个地域而受到影响。一届一届这么多的港漂都是这么走过来的,真的没什么的。brbr 不过如果你确定在读研之后,留在这里工作发展,成为居民,生活下去,那么请谨慎考虑后选择。brbr 最后,引用一位同学在朋友圈分享这个文章时说的话:brblockquote更像是一个跳板,当我们结束在这里的学习后,我们也该离开,去下一站了。br/blockquotebr 2015.06.21 田学生宿舍brimg src=

  我虽然只是港漂本科生,不过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些经历来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我也刚刚在朋友圈上读了你所提到的,请将我遗忘——一个7年港漂的心

  这篇文章,我的朋友圈几乎被它刷屏了,大多数朋友表示基本认同。 原文中,作者对于放弃最终选择在深…显示全部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笑料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